第177章 深潛,菲律賓的旁邊(2 / 2)

在我們前進的路上,毫無懸念也無可避免地由燈龍和小鯪魚輪番上陣,這個累了就換那個出來推船,那個累了就換這個出來跟我勾肩搭背。第5天傍晚,當燈龍驅使著澄清空間出現在海麵上的時候,我以強大的辨識能力看出身處的地方正是蘇祿海,所在方位略微靠近馬來西亞。

如果不是因為之前3天我都已經看過了海上的日落,我可能會讓燈龍稍微逗留一下、好認真看清這份來自大自然的浪漫。可是時間已經流失了很多,我對食物的態度已經從懷念變成了渴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吃大喝,急不可耐地希望燈龍趕緊完事打道回府。

細心謹慎的我,在問清楚燈龍所剩體力還可以支撐3個小時之後,心平氣靜地下令,說:

“那就下去吧,祝我們好運。”

自我們從丁江出發到現在,燈龍顧慮深海區域隨時隨地都可能有強大的誑獸潛伏,所以一直停留在淺水區域。這一次,對於我來說,是第一次深潛。

人們常說的“深潛”,是指攜帶氧氣瓶在水下18米到40米之間潛遊的行為。由於具有一定風險,包括馬爾代夫在內的很多潛水區域,深潛時需要出具開放水域潛水證。

可以很不客氣的說,那所謂的深潛就是有餘錢的人在各種閑情逸致下進行的獵奇舉動。

作為一個經常以助人為樂的兼職作者,我是沒有什麼餘錢的,所以本來不可能會有深潛的體驗。但因為我得罪過人,被迫深潛過,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那種體驗,甚至比蹦極跳還要深刻。

可以想象一下,微涼的水將自己密不透風地包裹著,身體一點一點地下沉,體內的空氣一點一點地擠壓著胸腹,隻過了5、6米,雙耳就開始感到微微發疼。沉得越深,身體所感受到的壓力越大。去到5、60米的時候,緊緊閉著的雙眼甚至可以感覺到水在很不客氣地推擠著。

當然了,因為我當時沒有潛水服、氧氣瓶、護目鏡以及蛙蹼之類的專業裝備,現在也沒有,所以不知道真正深潛起來會不會更舒服一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倒希望可以體驗體驗。要是這世界上沒有一套剛好適合我這個標準身型的潛水服,那就算了吧。

那麼胡思亂想著,澄清空間帶我和燈龍一直平穩下行,無論在水下5米、500米、5000米,我沒有一點壓力、也沒有一點感覺。仿佛跟5天前在丁江潛水差不多,隻是周圍的黑暗和安靜要更純粹一些,純粹得讓我有些不安。

我忍不住問:“燈龍,還有多遠?”

燈龍歪了歪腦袋,脖子上的奇特皮膚呈現出不太自然的褶皺,說:“大概5公裏。”

聽到答案的我心裏微驚,不太確定地問:

“那,就是要到海底吧?”

“是的。主人要到海底走走嗎?”燈龍一臉和善地問著,卻讓我臉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