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哥的話,讓我想起一個人:金庸。
據說,金庸出自浙江海寧查氏。其家為書香門第,世居海寧縣袁花鎮,乃是查升之孫查揆的後裔,出生於農曆甲子年二月初六(公元1924年3月10日)。從其履曆可見其一生,可謂平淡而忠貞:
1929年,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小學;
1936年,入嘉興一中讀初中,離開家鄉;
1937年,日軍入侵,因戰事而隨學校輾轉餘杭、臨安、麗水等地,1938年於浙江省立聯合高中初中部就讀;
1939年,就讀初中三年級,與同學合編了《給投考初中者》(那是一本指導學生升初中的參考書,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書,收效不凡,此前還無同類型書籍在國內出版);
1941年,因在壁報上寫諷刺訓導主任投降主義的文章《阿麗絲漫遊記》,遭到開除,經校長介紹轉學去了衢州,並於1942年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係,因對校內學生黨員行為不滿而向校方投訴,遭到勸退,後在中央圖書館掛職,得到閱讀大量書籍的機會;
1945年,抗戰勝利後返鄉,曾在杭州《東南日報》擔任臨時外勤記者;
1946年,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並於1948年畢業;
1946年,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
1948年,調往《大公報》香港分社;
1950年,離職赴北京到外交部求聘未果,重入《大公報》;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期間與同事梁羽生相識為友,其後經總編輯安排寫武俠小說於副刊連載,梁羽生編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寫《書劍恩仇錄》,引起轟動,金梁一時齊名遠揚;
(1953年至1958年期間,曾以林歡作筆名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劇本,其中《絕代佳人》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金章獎,與程步高合導《有女懷春》及胡小峰合導《王老虎搶親》,也曾以姚馥蘭為筆名撰寫電影評論,還為電影歌曲填詞。)
1956年,與同寫武俠小說的梁羽生和百劍堂主在《新晚報》上開設專欄《三劍樓隨筆》(其實就是3人合寫隨筆),給“新派武俠”起到指路明燈的作用,同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
1959年,合作於香港創辦《神雕俠侶》(後來推出包括《新明晚報》、《月刊》和《周刊》、及馬來西亞《新明日報》係列報刊);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擔任香港廉政公署市民谘詢委員會召集人、法律改革委員會委員。)
1973年,應台灣地方政府之邀前往台灣,並與蔣經國見麵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