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念詞,對生活的思考(1 / 2)

不知道為什麼,坐在那麼安靜的空間裏,我無法自控地想起曾經聽過的一些黑色幽默。

那是在2010年9月22日,我在學校宿舍門前的小攤販那裏買晚餐,打算跟平常那樣邊吃邊趕去81酒吧。在小攤販那裏聽到:

“要加辣椒嗎?”“加一點…有沒有番茄醬?……”

“有啊,要加嗎?”“加一點。”

“那加辣椒醬還是番茄醬?都加嗎?”“都加……”

霎時間,小攤販的周圍都熱鬧了,“又鹹又甜哇!”“又鹹又甜喔!”“又鹹又甜哎!”……

我還記得當時旁人的眼神裏充滿困惑,同時夾雜幾分對新奇事物的興趣。不幸的是,那都被我一臉認真的冷漠視若無睹,雖然我那冷漠的表情麵具下渾噩的靈魂依舊認為:番茄醬是酸的,有助於消化。

在這安靜的靜養室裏,我忽然想:我會不會永遠這樣坐著直到宇宙大爆炸呢?

緊接著,我轉而又想:既然是永遠這樣坐著,就算是宇宙大爆炸也應該炸不歪我的坐姿吧?

關於“永遠的期限”,我很想好好思考一下。

難得沒事做,難得我想好好思考,那就好好思考吧。

為證明我是在思考、而不是在發呆,且容我將那近乎完美的思考過程細細說出來吧。

以前很多人問過:永遠到底有多遠呢?

後來,很多沒得到滿意答案的人也跟著問:有多遠?

這情況,就像我去市場買菜,人家說大蔥五毛錢一把,我就一臉誠懇再三問怎麼賣。之後的情況因為要考慮值得尊重的大嬸的年齡性格以及各種因素,不作詳細介紹,反正總有那麼些人依舊執著於滿意的答案。

對於那份可以美其名曰理想主義的執著,我是不在意的,尤其是關於“永遠”這倆方塊字。在少部分被稱為有誌之士的人苦苦尋覓之時,我老早就和大部分別的人一樣有了自己的滿意答案,“永遠”就是活著的時候。比如大蔥不降價,我就跟大嬸永遠過不去,不管我平時偷摘成功與否。當然了,有蔥的日子我也不會特意跑去跟大嬸討價還價。

關於“永遠”,似乎就這麼思考完了,好像有什麼漏了也不知是什麼,那,就先思考“期限”吧,回頭想起回頭再說。

說起“期限”,不能不說,我是個相對迷信的人。因為我沒有無神論者那麼物質化,也沒有教徒那樣的虔誠。說得準確一點就是,我認為,“鬼神”裏麵鬼是存在的,而神不存在。

思考到這裏,我不得不提我的怪異論證法了。那年還是十來二十歲,我聽信網上盛傳的留言,挑了重陽節的晚上跑上自家天台露營,就為了驗證鬼的存在。

那,是很有實踐和殉道精神的舉措,可是驗證結果有些讓我泄氣。我按網上說的“睡覺前把床邊拖鞋相反擺放”,第二天醒來發現拖鞋還是原樣,證明沒有鬼穿過我的拖鞋。如今回想起來,我忍不住想扇自己一耳光:憑什麼認為鬼要來穿我的拖鞋呢?

沒鬼的事實,讓我覺得世上最後的真理也沒有了。

幸運的是,後來我“山重水複”地發現種種證明鬼存在的新方法,根據“不能證明其無就說明其有”的理論,我至今還覺得“鬼有存在的可能”。

順便提一下吧,我之所以不相信有“神”,是因為我自認為不需要神助,也不認為會有哪個神喝醉酒、失心瘋會來幫我一臂之力。即便黃大哥就是“神官異寵”,但我還是不相信有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