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鯤號和深海鐵盾都在應對紅龍禁製空間爆炸的時候被弄得嚴重變形了,因為黃大哥不是嚴重受傷就是療傷昏迷、沒時間給他們進行修理,所以至今還是扁的模樣。
眾所周知,玄鯤號是用鐵做成的,由於專門用於潛水,在構造上使用的是雙層T型支撐結構。我既沒有可惡妹子的透視特異能力,也不曾全程參與黃大哥製造玄鯤號的過程,一般是不可能知道這個的。但是明察秋毫如我,在用手指對玄鯤號上麵的灰塵進行寫劃的時候,根據玄鯤號凹凸起伏的痕跡猜測知道玄鯤號不是簡單的一塊鋼板。
正所謂,知其程度,料其坎坷。
在知道玄鯤號的結構、明白玄鯤號可以承受驚人壓力、最終卻還是被巨大壓力導致嚴重變形之後,我不得不為禁製空間爆炸的威力感到深深的駭然。
如今不是感慨的爆炸威力的時候,但我作為一個高智商的兼職作者,一心多用是經常做的事情。
我一邊感慨各種各樣的東西、一邊思考有什麼地方必須前往、一邊寫劃著戰略示意圖,將具體有什麼收益可以爭取和期待、具體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和依靠都以圖形文字羅列描畫了出來,然後深深地記入腦海中。
這,是一個思考過程。對我這個思考過程,我是滿意的。
正如牛、羊等反芻動物的特殊消化過程。反芻動物采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再次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咽進入瘤胃。
包括牛、羊、鹿在內的偶蹄目反芻亞目動物的胃分為4部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其中隻有皺胃可以分泌胃液。根據不完整統計可以知道,牛瘤胃的容積為100到300升,約占4部分胃的80%。
瘤胃內有大量微生物,包括以纖毛蟲為主的原生動物和細菌。瘤胃本身並不分泌酶,所有瘤胃內的酶全是由微生物產生。草料中的纖維質在這些微生物所產生的酶的作用下發酵分解,所形成的低級脂肪酸,大部分即被瘤胃壁所吸收。網胃在瘤胃前方,抵著橫隔和肝。網胃內壁呈蜂窩狀,網胃內同樣進行著微生物消化。
食物在瘤胃內經過初步微生物消化後,可以逆嘔經食管再返回口中重新咀嚼,這一過程稱為反芻。反芻途徑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嘔上行至口,也可以從瘤胃陸續進入網胃,再由網胃返回口中。
當然,無論是怎樣的反芻,都可能會被很多人覺得惡心,但是牛、羊、鹿等動物並不覺得。牛、羊、鹿等動物經過日積夜累的反芻之後,不僅沒有因為惡心而漸漸消瘦,身體還倍兒棒。其中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反芻更有利於草料營養的吸收。
我不止一次認為:人類之所以沒有像牛那樣長得身強體壯,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反芻的習慣。
嚴格說來,反芻的做法是挺適合人類的。畢竟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是現代社會裏,人們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必須要更加爭分奪秒地利用好有限的時間、運用好有限的資源,才能更好地跟同類比拚高低、爭搶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