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態度,道不同不相謀(1 / 2)

黃大哥是一個好人,大概就算給我100次重新評價的機會,我也會這樣評價。

我不知道小嘍會對好人怎麼樣,但是我知道,麵對黃大哥,小嘍終究沒有像對燈龍和小鯪魚那樣態度惡劣。

聽了小嘍那個態度不算惡劣的提問,黃大哥坦然答道:“我認為,我們需要先確定對待天譴者的態度。”

“態度?什麼意思?”小嘍問。

在話音落下的時候,我們大多數都是沉默的。我想,除了小嘍之外,大家都意識到一個嚴肅的問題,隻是猶豫著要不要說出來而已。轉念之後,我又想:除了我,誰說都不合適。

於是我暗暗歎了一口氣,問:“態度的話,黃大哥是要確定我們可以對積極進取者采取什麼措施,是嗎?”

“嗯。”黃大哥向我拋來肯定的眼神,接著說道:“以主人受關注的程度,最多3分鍾,應該就會被弑天者追殺過來。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是打算消滅、封印還是驅逐天譴者,都隻有3分鍾。與其召集大家出來在最關鍵的問題上糾纏不休,不如請主人和夫人先作定奪。”

不得不說,黃大哥提出的意見很有建設性。

可能我不說就不會有人知道,在我曾經活著的社會裏,明明每年每月都會強調節約公費、減少開支、盡量提倡無紙化辦公,偏偏每天每項事情每份文件都要求排版打印出來、裝訂好再送去給領導審閱。

可能會有人不覺得打印裝訂文件沒有問題。如果在一天之內、修改打印同一份文件34次,沒錯,不是3次,也不是4次,是34次,那麼,會不會覺得有問題呢?

可能還會有人覺得修改、打印是必須的,多少次都不是問題。我想假設一個情況,如果文員坐在打印機和電腦旁邊、領導就坐在1.2米的後麵,領導讓文員打印文件、修改幾個字和符號、又重新打印再修改幾個字和符號,區區一份3頁紙的文件竟然弄出7公分厚的廢紙,那麼,會不會覺得有問題呢?

類似這樣缺乏前瞻性和全局性眼光的行為,我見過很多,其中有一項行為是普遍存在,協調會。

在我活著的時候,很經常會聽到這個部門開協調會、那個部門開協調會。因為會議的時間都很長,導致我以為開協調會是很高級很厲害的事情。

金子,是會發光發亮的。我作為兼職作者的才能雖然含而不露,但是我聽得全、記得牢、寫得快的特長還是被廣大人民群眾和同事們發現了。於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後,我得以有幸作為筆錄人員參與很多協調會。

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參加過大大小小73個協調會之後,我發現所謂協調會純粹就是一群人聽少數幾個人講道理、然後分配任務,極少數的協調會發揮到真正的商量、探討、協調功能。既然隻是分配任務,為什麼不能三言兩語交代完畢、偏要勞師動眾、大操大辦、浪費人力物力、浪費大部分人的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