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生獸之中,跟天譴者合作的隻有小部分,跟轉生獸合作的也隻有小部分,剩下大部分的轉生獸,是獨立的。”
同卒的話音越說越顯高亢,隱隱透出一種狂熱追夢者的激動。
所謂狂,本義指狗發瘋,出自《說文》的“狂,狾犬也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瘋癲。坦白而言,我不喜歡狂,也不喜歡狂犬、狂人,也不怎麼喜歡跟狂熱追夢者有過多接觸。
所謂狂熱,就是極度熱情的意思,如果要強調“狂”這個字,就可以描述成是“像狗發瘋那樣熱情”。
至於具體有多熱情,見過狗發瘋的人應該知道。
通常,患有狂犬病的病犬都會表現得狂暴不安和意識紊亂。病初主要表現精神沉鬱,舉動反常,如不聽呼喚,喜藏暗處,出現異嗜,好食碎石、木塊、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傷處。不久,即狂暴不安,攻擊人畜,常無目的地奔走。外觀病犬逐漸消瘦,下頜下垂,尾下垂並夾於兩後肢之間。聲音嘶啞,流涎增多,吞咽困難。後期,病犬出現麻痹症狀,行走困難,最後終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
專家說:咬人的狗,不一定都是狂犬病狗,事實證明社會中存在著相當數量的無臨床症狀的帶毒狗和呈現臨床症狀前就向外排毒的狗。所以對咬過人、畜的可疑病狗,不應立即打死,應將其捕獲隔離並監視2周,如果2周內不呈現病犬症狀,證明不是狂犬病,可以解除隔離,如果可疑病狗在隔離期間出現狂犬病臨床症狀,最好待其自然死亡後,進行剖檢,如果見其胃內空虛或充滿異物,胃粘膜發炎明顯,而其他髒器無特異性變化,則應采取犬腦,送化驗室作特異性檢查,以查明腦組織中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也可將腦組織懸浮液接種給家兔或小白鼠,作出確診。
無可否認,專家所提的建議對那些已經因其建議而“自然死亡”的可疑病狗沒有多少重要意義,最多隻能給出“噢,它有病”或者“噢,它沒病”的結論。而對那些曾與可疑病狗有過親密接觸、甚至被可疑病狗咬過的人、畜,或許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十天法則,即使狗患有狂犬病,如果該狗在咬人之日起10天內沒有死亡,它的狂犬病就沒在發病期,不具有傳染性,被咬之人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被傳染狂犬病的。
與此同時,另外有個情況必須交代。
狂犬病,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於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臨床表現為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因恐水症狀比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是一種侵害中樞神經係統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流行性廣,病死率極高為100%。人患狂犬病通常由病獸以咬傷的方式傳給人體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發病,進展速度極快,多為3至5日,很少超過10日。
也就是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10天法則和狂犬病的基本特性,基本沒有必要按照專家的建議去捕獲隔離並監視可疑病狗。畢竟,我多年生活的經驗可以證明,狗咬人之後,如果人死了、狗是死定的,如果人沒死、狗也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