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3安全,隱患以及保障(1 / 2)

安全,是指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和危害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在我曾經生活的年代,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係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製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也就是說,所謂安全並非絕對的無傷無死。適當的死傷,還要是在人類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都可以算是安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專家們,未曾在古代漢語中發現“安全”一詞,於是世人可以斷言,古代漢語之中沒有“安全”這個說法。

盡管如此,“安”字卻在許多場合下表達著現代漢語中“安全”的意義、表達了人們通常理解的“安全”這一概念。例如《易》中有言: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這裏的“安”與“危”是相對的,“危”表達了現代漢語的“危險”,“安”所表達的則是現代漢語的“安全”。從字麵上理解,安全意味著安而周全。不得不說,這與人們的傳統的安全觀念是吻合的。

我想,如果我不說,應該很多人都不會知道現代意義上的安全其實還有人身財產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信息環境安全、思想觀念安全等更廣泛而豐富的含義。廣泛地說,安全問題已經覆蓋到所有人類、所有時間、所有人類直接和間接受影響的方方麵麵。

出生之前,平均每20天就要進行一次胎檢,每次都是以安全出生為衡量標準,不少孩子在沒出生之前就因為各種疾病而被引產;

出生之後,平均每45天就要打一種疫苗,每種疫苗都是以安全成長為根本目標,不少嬰兒在沒有成長之前就因為各種排斥而夭折;

成長之時,平均每2個月就會受一次傷,每次受傷都是因為意外,就算刻意防備了,也還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當頭棒喝,因此死亡的人是不計其數;

學習之時、工作之時,同樣需要麵對意外,尤其需要麵對思想上和來自未知世界的意外,那些意外都會給身心帶來不可抹滅的創傷甚至死亡;

哪怕有很多人已經竭力避免意外、以各種各樣的方法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哪怕隻有很少人可以幸運地免於被意外打倒,其實都躲不過壽終正寢的死亡。

在我活著的年代,有很多人會習慣性地說:風險是安全最大的隱患,保險是安全最大的保障。

沒錯,那些都是賣保險的。

一般而言,保險種類都是根據保險經營的性質、目的、對象和保險法規要求以及曆史習慣等劃分的。國際上對保險業務的分類都沒有固定的原則和統一的標準,各國通常根據各自需要采取不同的劃分方法。

劃分方法首先按保險標的是人還是物分為人身保險和損害保險。被保險人因病或意外事故傷殘、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年老退休或保險合同期滿而給付保險金,是人身保險,包括死亡保險、生存保險、年金保險、養老金保險等;財產或利益受到災害事故損害,給予經濟補償,是損害保險,包括財產保險、責任保險、保證保險和信用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