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了,跟我來。”
殺神陰沉沉地說著,大步就走到地板邊緣,縱身從爛尾樓的3樓跳了下去。
正當猶豫要不要跟過去的時候,麒麟咬牙切齒地說:“不用管他!”
但凡某個人跟另一個人關係惡化的時候,其他中立的人都會感到有些無所適從。本來殺神的話很讓我猶豫了,麒麟的話讓我的猶豫更甚。
芬狄詩卻對麒麟的話語置若罔聞,邊走邊說:“越弱小,越容易被小看。用實力說話吧,麒麟。”
不得不說,芬狄詩說的這話很有那些流浪江湖、獨孤求敗的強者風範,但是芬狄詩走路的習慣仍然是用腳底在地板上拖著,“沙沙沙”的聲音使得整個氣氛都很不嚴肅。
麒麟默不作聲地站了0.3秒,大步跟著芬狄詩往前走去。如此一來,我總算暗鬆一口氣,跟黃大哥、明擇分別對視之後,快速跟上。
時間,是夜晚。
地點,是元城。
人物,是很多。
事件,是跳樓、走路。
是的,跳樓、走路。在黃大哥帶我從爛尾樓的3樓跳下之後,我們就真的隻是走路而已。如果一定要我對我們走路的形象以及過程略作交代,我應該會說:
“那是一個紅色閃電如荊棘亂爬的夜晚,雨剛剛停。有8個身影出現在寂寥的路麵上,略顯招搖。最前麵的身影走起來左搖右擺,像個24K流氓,最後麵的身影上下飄動,像個氫氣球玩具。如果有狗見到這個畫麵,狗應該不會亂吠,畢竟他們都是奇形怪狀的。如果有人見到這個畫麵,人應該不會尖叫,畢竟他們都不像是真的。”
如真似幻地,我們就那麼走過遺忘空間裏常見的死寂街道。借著閃電的紅光,我先後看到旁邊路牌上寫著“紅棉路”、“青葉路”、“光月大道”。一路上,我們闖過了2個紅綠燈。
所謂紅綠燈,法律上的稱謂是交通信號燈,是交通信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基本語言,一般由表示禁止通行的紅燈、表示允許通行的綠燈、表示警示的黃燈組成,分為機動車信號燈、非機動車信號燈、人行橫道信號燈、車道信號燈、方向指示信號燈、閃光警告信號燈、道路與鐵路平麵交叉道口信號燈等,通常以規定時間上交互更迭光色訊號,設置於交岔路口或其他特殊地點,用以將道路通行權指定給車輛駕駛人與行人,管製其行止及轉向之交通管製。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紅綠燈源於19世紀初的英國。1868年12月10日,世界上第一個紅綠燈在倫敦議會大廈的廣場上誕生,由當時英國機械師德哈特設計、製造的燈柱高7米,身上掛著一盞紅、綠兩色的煤氣交通信號燈。在燈的腳下,一名手持長杆的警察隨心所欲地牽動皮帶轉換提燈的顏色。大概因為使用不方便,後來他們在信號燈的中心裝上燈罩,在燈前麵有以紅、綠玻璃交替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