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1建議,沉念與我對練(1 / 2)

鎮泉劍,長1.03米,劍身前窄後寬,重16.7公斤,刃上有極細齒紋,幾不可見。

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為避免被大家覺得我是一個喜歡泛泛而談的無用之人,我讓大家騰出一些位置,然後正兒八經地耍了2遍太極劍。

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時候,在演練太極劍的時候首先要明白每步劍法的特點、要求、動作要領以及劍法之間的區別。如果是初練,最好根據動作名稱來練習。而要做到動作基本連貫,就需要掌握每次劍法之間的銜接動作。在演練太極劍的過程中,我對每個動作的手、眼、身、法、步都有著重。我認為,我的劍法是清楚的,我的動作是正確的,我的動作是連貫的。

在耍太極劍的時候能做到劍法清楚、動作正確的人不少,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無論再怎麼厲害,其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劍法準確、動作協調,鬆沉自然、勁力順達,速度適宜、節奏通貫,連綿不斷、瀟灑飄逸,雖無對手,勝對強敵,自成風采、神魂合一,這些都是成為耍太極劍高手必不可少的境界。

如果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在追求劍法準確的同時,不僅要懂劍法,還要明劍理。畢竟劍法動作比較複雜,對人體的協調性要求較高,先理解、再行動,是比較好的方法。

關於如何協調動作的問題,可以從4個方麵下功夫:第一是全身放鬆,第二是大多數動作都通過腰來帶動身體其它部位的伸展,第三是盡力明白劍指的作用和動作路線、使得劍指與劍開合自然,第四是注意把握重心的變化。這其中,重心把握技巧在於:上步時,先虛步上步,然後重心才慢慢變換到下一個動作,努力做到重心的變換與定式動作同時到位。如果演練時感到不協調、發力不順達,就要檢查上下肢動作配合是否合適、腰的轉動與四肢的動作是否配合、劍法的規格與動作的線路對不對、加速度的時機是不是得當等事項了。

太極劍耍得好,必然是鬆腰沉跨、動作沉穩、力從腰出,貫至臂腕、劍勁準確的,同時動作的剛柔高低、勁力的輕重緩急、速度的快慢會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韻律。

雖然太極劍在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比賽、觀賞和健身用的運動項目,但是太極劍終究是武術器械類,並且用的是百兵之君,有極強的攻防含義。於是在練劍的時候,有必要弄明白每個動作中所用劍法的技擊作用是什麼。

當年,我在丞相的指點下係統地學過太極劍發。即便是像我這麼優秀的青年,在學劍練劍的時候也難以避免出現各種各樣的謬誤。

比如劍法不對,有些劍法區分不開,點劍與劈劍、攔劍與掃劍、撩劍與掃劍、刺劍與捧劍,經過努力多加認識,才算分得清楚。比如一般演練太極劍時,掛劍和撩劍都應該應貼身走立圓,我因為轉腰不夠,始終未能做得很好。

為求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我心中一動,問:“黃大哥,一時間說這麼多,大家也接收不了。我們在這裏對練,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