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一點差一刻的時候,知秋開始思考自己的午餐。在通往村莊的路上,他已經行進了大約十公裏。一切都很順利,他還繞道去看了一個遺址,因為旅遊書上聲稱那裏“值得考慮”。現在他覺得又累又餓,隻想找個合適的地方吃午餐。
潮汐幾乎已經散去,在慵懶的午後陽光下,濕漉漉的沙灘上閃耀著金色和銀色的光。知秋覺得,這個時間到海邊就餐一定是個不錯的選擇,隻不過出於對陌生海岸和水流的本能畏懼,他對這個想法沒有太大興趣。當然,去看一看也沒有什麼壞處;於是他跨過小路靠海的矮牆,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翻了下去。海崖上的岩石被大團的輪峰菊和海石竹擁簇著,他在其中攀上攀下,很容易就來到了海灘上。這是一個小海灣,巨大的懸崖擋住了海風,沙灘上還有幾塊適合休息的石頭,非常舒服,他選了一個最愜意的地方,把午飯和《XXX》拿了出來。
再也沒有比午飯後海灘上的陽光更誘人入睡的了,《XXX》的情節也不驚險,無法讓人集中精力、全神貫注。那本書好幾次從知秋的手指間逃脫;有兩次,他猛然驚醒,把它抓了回來;第三次他自己和書一起沉淪了。他的頭彎成一個異常的角度,昏昏沉沉地睡了過去。
忽然,一陣又像喊叫又像哭泣的聲音傳到耳中,讓他猛然驚醒。他站起來,揉了揉眼睛,發現一隻海鷗從頭頂上向下俯衝,對著散落的麵包屑,時而鳴叫時而盤旋。他自責地搖了搖腦袋,看了看手表:兩點鍾。意識到自己不可能睡了很久,他才放下心來,拍拍腿,撣掉麵包屑。知秋還是感覺沒什麼力氣,而且,要在天黑之前趕到村莊的話,時間還充足有餘。他望向遼闊的大海,海灘上有一條長長的鵝卵石帶,無人踏足的沙灘閃著光,一直延伸到水的邊緣。
沒有人跡的沙灘可以喚醒偵探不可抑製的本能。它會讓人產生一種難以抵禦的衝動,想在上麵踏滿自己的腳印。沙灘會給觀察和體驗一個巨大的空間。知秋對這種衝動並不陌生,決意要在那誘人的沙灘上走一走。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物品,開始向鬆軟的鵝卵石帶前行。就像他一直喜歡的那樣,知秋四處打量著:在水位線之上的幹沙地帶,他的腳印並沒有留下明顯的痕跡。
不久,一些碎貝殼和半幹的海帶出現了,說明潮汐曾到達過這裏。
“我在想,”知秋自言自語地說,“能不能從潮汐的狀況推斷出點什麼來。讓我想想。小潮的時候,海水漲落的幅度比不過大潮。如果這樣的話,就應該有兩道海岸線:一道很幹,離海水很遠,標誌著大潮的最高點,另一道要濕一些、低一些,標誌著當天潮水最高的地方。”他前前後後觀察了一下,“沒有;這是唯一的海帶印記。那麼我猜,這段日子差不多就是大潮最高的時候。這真簡單,我親愛的華生。在潮水線下麵,腳印會很明顯。這裏四周都沒有腳印,那麼,自上次到現在,我一定是光臨這片沙灘的唯一一人,差不多是……哈!這就有點難度了。我所知道的是,在一次和下一次之間大約有十二個小時的間隔,但我完全不知道,海水現在是在退,還是在漲。不過,在來的路上,大部分的時間一定是在退潮,因為海水看起來低了很多。如果我判斷五個小時以內沒有人來過這裏,應該不會差得太遠。我踩出的腳印真好看,沙子也越來越濕潤了。讓我跑起來看看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