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西伯利亞鐵路(1 / 2)

清國對付露西亞人的武器,一是遙遠的路途,二是有限的軍事力量。可是,露西亞人修建了西伯利亞鐵路,再次對清國張開了大口。道路修通後,清國北部邊界的壓力陡增。阿勒泰這麼偏遠的地方,原來露西亞人因為交通不便,無法集聚大量軍隊,威脅並不是很大。可是西伯利亞鐵路修到這裏後,對方調兵、運輸軍用物資方便多了,阿勒泰已經成了對方嘴邊的肥肉,隨時可以吞下去。這幾年露西亞人在阿勒泰的擴張腳步快多了。

露西亞人對領土有著病態的渴望,他們永遠不會停止侵略,隨著國力的增強,他們對亞洲有了更大野心。從16世紀開始,露西亞瘋狂地在亞洲擴張領土,攫取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這片廣袤的土地麵積達1200多萬平方公裏,占亞洲陸地麵積近1/3。這裏有一望無際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很多人將其稱為“金窖”。不過由於距離露西亞的歐洲部分太過遙遠,西伯利亞在幾百年裏都無法得到開發。因其自然條件惡劣,自16世紀末以來,曆代沙皇便將這裏作為苦役的流放地。

19世紀末期,露西亞開始進入工業化時期。為了發展國內經濟,沙皇開始關注起西伯利亞地區。更重要的是,當時英美日等列強正在遠東國際舞台上激烈角逐,使西伯利亞的戰略地位凸顯出來。為了牢固地占有這片遠離歐洲的土地,也為了實施露西亞蠶食亞洲的遠東政策,沙皇決定修建一條貫通整個西伯利亞的大鐵路。

在十九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露西亞專家們設計了在西伯利亞修建鐵路的許多新方案,但都未得到政府支持。露西亞政府隻是到了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解決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的問題。1890年,沙皇亞曆山大三世正式頒發命令,決定首先從最東端的海參崴動工。1891年5月,皇儲尼古拉(即後來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親臨海參崴主持鐵路奠基儀式。1892年7月,鐵路工程又從車裏雅賓斯克往東修建。由於事關重大,露西亞最高當局自始至終對該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於1892年成立了“西伯利亞大鐵路特別管理委員會”,皇儲尼古拉親自出任主席。

然而鐵路的修建卻是異常的艱難,除了密布的河流湖泊與山脈、麵積遼闊的永久凍土層外,惡劣的氣候成了最大的考驗。在西伯利亞,冬季的溫度能達到驚人的零下50℃,而在盛夏又經常出現近零上40℃的高溫。巨大的溫差經常造成鋼鐵脆裂、設備損壞。

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成千上萬的露西亞貧苦農民以及服苦役者參與了施工。他們冒著嚴寒酷暑,開山搭橋,鋪設枕木,很多人因勞累致死。另外,露西亞還必須為鐵路的修建付出高昂的代價。作為歐洲經濟比較落後的一個國家,露西亞幾乎要傾盡國力才能承擔起驚人的費用。僅在1891年—1901年間,露西亞就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花費了14.6億盧布,遠遠超過了同期的軍費開支。經過13年的艱辛努力,1904年7月13日,這條世界最長的鐵路幹線才開始通車,而貝加爾湖南緣等地形艱險的地方還沒有修通。

露西亞人對於鐵路的管理是混亂的,旅客的運氣決定於當班列車員,以及列車長一手創造的火車文化。在西伯利亞招募鐵路員工不易,西方人開玩笑說,此地招募合格員工難於修鐵路。當地幾乎沒有工業,故無從產生在工業體係中受過訓練的人,甚至連按月領取工資的人都寥寥無幾,原住民尚處於遊牧階段。從露西亞歐洲部分招募人,人家一聽去西伯利亞就心涼了,那裏不僅偏僻遙遠、氣候惡劣、疾病橫行,而且消費品匱乏導致生活成本高昂,絕大部分商品要從西部千裏迢迢運來,售價焉能不高。已經成家的人,還要考慮孩子上學問題,從彙集全國優質教育資源的歐洲部分去還沒有學校的西伯利亞,這是不可能的事。

最終結果,隻有在西部混不下去的人才會東遷,他們是最糟糕的鐵路員工、在當地有不良就業記錄而難以找到工作者。諷刺的是,很多犯下搶劫罪行而被發配到西伯利亞的人,成為鐵路公司夜間看門人;因暴力犯罪被流放者,搖身去彬彬有禮招待旅客;殺人犯和強奸犯開始從事鐵路養護。當時沒有自動信號係統,需要人力發出信號,鐵路上每隔十幾英裏就有一個小木屋,內有信號員,每當火車到來,他將出門並立正,白天舉起一麵小綠旗,晚上舉起一盞小燈,表示前方路段安全暢通。這份工作苦不堪言,他們的住處距離工作用小木屋有幾英裏,每天上下班靠雙腿。1902年,整條線路有1.47萬名員工、750台火車頭和550節客車車廂,其中很多是來自俄羅斯西部鐵路網的二手車輛。某些環境最惡劣鐵路段,每年員工流動率達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