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當羅素素躲在船艙裏看海的時候,發現海天相接之處浮著一點隱約的綠色,她跑上甲板,船工們也已發現了那個小島,他們欣喜若狂,恨不得立時跳入海中,向小島遊去。
小島四周的海水清可見底,船浮在上麵,便如浮在虛空中一般。海底鋪著細沙,生長著色彩斑斕的珊瑚,無數魚兒穿梭其間。到了夜裏,月亮升起,在銀色的月光中,許多珠蚌從海沙中探出,張開蚌殼,向海麵升去。蚌殼內閃著灼灼的光華,那是珍珠的光芒,珠蚌升到海麵後,並不停止,而是帶著如銀的水帶向天上飄去,無數的珠蚌浮起在月光中,向上升,向上升,仿佛它們要飛到月亮上去。
從遙遠的海麵上,傳來鮫人的歌聲,絲絲縷縷,若有若無,如泣如訴。
那一夜,所有的人都沒有睡,便是李炎,也似乎被眼前的奇景所震撼。而羅素素獨自坐在船頭,不時抓住從她身邊飄過的珠蚌。珠蚌一被羅素素抓住,立時便閉攏了。羅素素從腰上摘下一把奇巧的小刀,輕輕將珠蚌撬開,撕下裏麵的蚌肉,丟入嘴中咀嚼,而蚌內的珍珠,她則隨意地丟在甲板上,不久之後,甲板上便滾動著許多美麗的珍珠,小的隻如米粒,大的竟如鴿卵。
次日,當船工們從島上尋找淡水回來時,他們看到羅素素赤裸著身軀,隻在腰間掛著一個小竹籃,披散著如雲的長發,從船頭躍下。她健美的身軀在海天之間劃出一道柔美的弧,當她沒入水中,所有人都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
她從水底采來一顆拳頭般大的夜明珠,放在李炎華美的艙室裏,所有的珍寶都在這顆夜明珠麵前黯然失色。一條白色的蛟龍在小島四周徘徊不去,發出悠長而哀怨的龍吟,直到李炎把那顆夜明珠投入水中,蛟龍才沉入海底,不再出現。
或許惟一能夠與那顆夜明珠相媲美的珍寶,便是那透明的海水了,它如一塊巨大的淡藍翡翠,中間鑲嵌著綠玉似的小島,但它卻無法如夜明珠那樣,被人握在手中,帶在身邊。當海船離開小島,船工們的心中都有些不舍。前麵依舊是茫茫大海,誰也不知道還要航行多久,才能找到歸墟,或許他們要一直這樣航行下去,直到他們老去,並最終葬身於大海之中。
海水重又變得碧藍,變得墨綠,變得黝黑。日複一日,他們被海水推扯著,向東航行。有時他們也會遇到極大的風暴,海水立起數十丈高,他們在波峰浪穀間顛簸,似乎隨時都會傾覆,有時他們又會被卷入巨大的漩渦,似乎已經要被海水撕扯得粉碎,但老船工龍叔卻總能帶著他們脫離險境。
在平靜的夜裏,龍叔會說一些海外的逸聞奇談。
他說海上有一種跳蛙,它們在海麵上跳啊跳的,把它們遇到的一切都吃掉,如果它們隻是幾百隻聚在一起,還沒什麼,可有時候,它們會千百萬隻聚在一起,向著一個方向,跳啊跳,那時候,便是海裏最大的巨鯨,也會在一瞬間被他們吃掉;他還說,有些海麵生長著葡萄,看起來和陸地上的沒什麼兩樣,但是要比陸地上的高大得多,人們都說那是神仙種的葡萄,船隻一旦駛入葡萄架下,船上的一切木器都會發芽,生根,長出葉和花,結出果來;他還說,有一處海麵,那裏的海水比石頭還硬,比冰還光滑,又有著五彩的顏色,誰得到那裏的一塊水,都是得到了無價之寶,但是,魚兒們並不會覺得那裏的水比石頭還硬,它們還是在那堅硬的水裏遊來遊去,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後來,他還說到歸墟,他說歸墟上原本有五座神山,就是岱輿、員嶠、方壺、瀛洲和蓬萊,這五座神山,每座之間相隔七萬裏,神仙們在海潮上來去,從這一座神山到那一座神山,需一天的時間。最早的時候,神山是在海上漂來漂去的,神仙們擔心神山會漂走,就上奏天帝,請他想個辦法。天帝便派了十五隻神鼇下來,分作三隊,每隊五隻,輪番用頭去撐住神山,不讓它們漂走。可是,那時有一個龍伯之國,那裏的人都很大,他們幾步就走到了神山的地方,用一根釣竿,一下就釣走了六隻神鼇,於是,岱輿和員嶠便隨著海潮漂走了,為此而搬家的神仙,以億萬計,到如今,歸墟裏其實隻餘三座神山,那便是方壺、瀛洲和蓬萊。
“可也並非隻有神山上的神仙,才能在海潮上飛。”那一天晚上,龍叔靠著船舷坐著,用一隻魚骨製成的煙鬥,吸著曬幹的海草,神秘地說,“在極東之處的天上,有一個雷國,那裏的人,都生著雙翼,鳥首人身。他們不僅能飛,還能喚來雷電。”便是此時,一根巨大的鳥羽從天上飄了下來,落在甲板上,一個船工把它拾起,這是一根黑色的鳥羽,似鷹的翅翎,但又比鷹的翅翎要大得多。“給我!”龍叔急切地說,“這便是雷民的羽毛啊!”他將那根羽毛收入懷中,敲了敲熄滅的煙鬥,回船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