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在店裏吃完了點心,喝過了飲料,又打包了一堆包子粽子什麼的才施施然的離開,我也鬆了一口氣,同時又有些失望,把蒸在爐子上的糕端下來才從廚房出來。
阿九正哼著小曲擦桌子,見我出來隨口說:“小二貨,有筆大生意。”
我心中湧起一絲不祥的預感:“什麼生意?”
“剛才那四位帥哥美女跟我們定了包子和粥,每天一百個包子五十份粥,送到後街的4號樓。”
“你答應了?”
“那當然,大生意嘛——”阿九拖著長腔,“那就麻煩老板每天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之間去送外賣啦!”
“死火雞,一個女孩子拿得了這麼多東西嗎?”
“哎呀,一般女孩子不行,可是我們家掌櫃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女漢子呢,絕對可以的。”
“找死!今晚吃紅燒火雉!”
阿九的桃花眼很招人恨的眯起來:“默默,火雉是沒法紅燒的,放岩漿裏都煮不熟呢,你覺得咱家廚房裏的煤氣灶能煮熟嗎?”
雖然很不情願,但是接下來的生意就要認認真真的完成。沒辦法,我家百年老店的招牌,不管怎樣都不能砸在我手裏。
其實接下這份訂單,最辛苦的還是阿九。以前他隻需要在上午做完店裏需要賣的點心,下午就能直接休息了。可是現在他還要額外多做一百個包子,多煮五十份粥。
大熱天在蒸汽升騰的廚房蒸包子煮粥確實不是一份美差。對比一下,我推著自行車送趟外賣好像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可是,那個叫杜卿的明星總是讓我覺得不舒服。
身邊養著那樣一個凶戾的小鬼的人,不管再怎麼英俊,再怎麼溫柔,再怎麼萬人敬仰,也難以讓人對他產生什麼好感。
況且這個人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像是一個戴著麵具站在舞台上的名伶,縱然絕代風華,可是唱的說的都是他人的喜怒哀樂,那張麵具底下的人是什麼樣的?無人知曉,人們也似乎隻在乎那張麵具是什麼樣的。
就這樣,我每天都要自己一個人用自行車推著一個碩大的泡沫塑料箱子全身每個口袋都掖著護身符提心吊膽的到後街的劇組去送外賣。
電影的拍攝場地在青藤街後麵的一排老房子裏,在民國的時候那些房子都是有錢人的住所。現如今,時光荏苒,過去的豪華和風流都已經褪去,隻留下了斑駁的雕花外牆和鏽跡斑斑的鐵欄杆,隱隱約約還帶著過往的奢華,隻是像個半老的美人,骨子裏依然透著靡豔,卻抵擋不住皺紋爬上眼角臉頰。
不過,確實是個拍電影的好地方,據說電影情節涉及民國背景,正好適合這個地方。
拍攝的地點是四號樓,我記得樓房的主人是個頭發花白的老頭,好像是姓秦,身邊跟著一個大我五六歲的男孩,是他孫子。不過我十歲那年,他搬走了,據說是出了國,這棟老房子就一直空了下來。
不過,這棟老房子向來是青藤街上鬧鬼傳說最多的房子,用來做鬼片片場再適合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