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市有兩條大河穿過,一條是由西北奔往東南的長江,一條是從西南流往東北方向的楚河。兩條河相交,正好把江城分為四個區域。江城人幹脆把四個區叫做東城區、西城區、南城區和北城區。
餘晴住在西城區,父母住在東城區。
好久沒回家了,他想去見見父母。
第二天下午下班後,他和薑月打了聲招呼,開車回父母家。
來到父母家樓下,他覺得有點陌生。
的確太久沒探望父母了。
他掏出鑰匙打開房門,看到家裏有客人,父母和客人們都坐在沙發上聊天。
母親首先看到了餘晴,高興地說:“你要是回來就早點說撒,我好多買點菜。”母親又對客人們說:“這是我兒子,餘晴。”
客人有五個人之多,其中有四個老頭子,一個年輕人。除了一個老頭子是中國人之外,其他人居然都是外國人。
餘晴十分驚愕,父母雖說平時做生意,但是來往的都是中國人,英語那是半句不會,怎麼家裏有這麼多的外國客人?他認出來其中一個正是在柳葉刀酒吧見過的老外。
此時老外手裏捧著一杯茶,依舊朝他舉杯示意。
母親介紹道:“這都是你爸爸的老朋友。不要看你爸爸是個土包子,其實認識不少人呢。”
“哦。”
有這麼多陌生在家裏,餘晴感覺有些不自然。這幾老外的普通話居然都不錯,尤其是酒吧遇到的老頭,比餘晴的普通話還要標準。通過母親介紹,他知道這個老頭叫米勒,是搞醫學的,年輕人是他的研究生學生,叫卡特。其他人的名字冗長拗口,他根本記不住,隻覺得他們都像是精英人士。
他沒心思聽父母家跟他們聊什麼,跟客人寒暄了兩句,就打算回自己房裏休息。他向來不關心父母的工作,反正聽不懂。他偷偷拍了幾張照片,發給薑月看,說自己土豪暴發戶的老爸居然認識外國的學者,還有模有樣地探討學術問題。
薑月研究生畢業,中間美國進修了一年,是實打實的高材生。
過了會兒,餘晴收到薑月的回信。
薑月十分震驚,說:“他們都是從事醫藥生物學的教授啊!年輕的時候還參加過人類基因組計劃!我還以為我眼花了,把照片發給我美國的師兄才確認。你爸媽都是院士嗎?怎麼認識這種層次的牛人?”
“人類基因組計劃?我爸爸媽媽就是個暴發戶啊,當年沾政策的光發了財,高中畢業就不錯了,還院士!”
他向薑月請教這些人的學術背景,越請教越驚訝。
不知過了多久,母親來敲門:“出來吃飯啦。”
他走出房門,看到老外們都不見了。
“他們人呢?”
“各回各家啦。”
“爸、媽,你們怎們認識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科學家?”
“哪說得這麼神奇!他們除了米勒和卡特之外,另外三個人可不是什麼科學家,都是做生意的,看起來很有學問的樣子,隻不過家裏有人是科學家。”父親補充說。
餘晴半信半疑。
他覺得父母都心不在焉。他有點後悔,應該認真偷聽他們談話,錯失良機了啊。
吃完飯後回到房裏,他和薑月視頻聊了會兒天,感覺有點困,洗完澡就去上床睡覺。
在床上躺了一會兒,他看到門開了,米勒博士和卡特居然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