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隊中,上級下達命令下級必須服從,這是軍隊的鐵律,也是保障軍隊戰鬥力的基石。
郝瀚不會傻傻的先跑到工商界商議而後才考慮軍隊的意見,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道理誰都懂。
軍隊統一了思想,這個政權已經穩定了,剩下的也應該與其他各層商討立國之事了。
當然,對於軍隊之外的人就不能用簡單的命令方式解決問題。
在集團會議的最後階段,郝瀚必須為此次立國所選擇的製度作了解釋。
雖然高層已經決定了國家的製度,也應該尊重這個集團的每一位成員,他們應該有知情權。
至少,你應該講出選擇這個製度的道理所在,是吧?
“諸位,我們這個集團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獨立於這個世界,集團的任何舉措稍有不慎便會麵臨滅頂之災。
而且,我們這個集團必須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不允許出現任何不利於這個集團整體利益的任何事情,甚至,我們會采取鐵腕手段製止此類事情的發生。
否則,任何一點紕漏可能導致難以預料的結局,甚至走向瓦解之途,後果肯定難以想象。
關於製度,集團高層做了詳細的分析,為了保證整個集團的利益不受損失,我們隻有采取帝製。
或許有人問,不是說米國的民主製度最先進嗎?
嗬嗬,那是米國人自詡的,很難說哪種製度最優越。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站的角度不同其看到的結果不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製度。
假若我們采取米國式的民主,為了爭權奪利,為了黨派利益,那些有野心的人什麼事情幹不出來呀?
到那時,我們的秘密還能守得住嗎?
采用米國式的民主,對我們來說那將是一種災難。
在這個國家不但不采取這種製度,而且也不允許黨派的存在。
而我們這個集體就是最大的黨派,我們更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樹立一個或者幾個對手。
我們選擇了這種製度,是因為這種製度適合我們,最有利於我們這個集團。太遙遠的事我們暫時不考慮,至少我們不能將秘密暴露出去,所以,我們的權利必須有絕對的保障。
因為適合,所以,這就是最好的製度。
譬如米國,對於製度他們自己心裏有許多怨念啊?但是,製度已經存在了,不可能改變的。
米國人之所以選擇了這種製度,不是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製度是如何好,如何的先進,而是因為這種製度最適合他們。
當年,歐洲列強占領了北美大陸,幾乎殺光了當地的印第安人。
為了擺脫歐洲大陸,他們要獨立。
問題來了,北美洲的占領者們不是來自同一個國家,而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各自占據一塊領土,那麼,誰領導誰啊?
於是,米國式的民主製度在這塊土地上產生了。
從某種方麵講,米國式的民主有其特色,也有其優越性,但不是全部。
譬如,二戰時期如果米國的領土在歐洲的話,恐怕早就被德國滅掉了。
因為,米國總統必須在議會授權下才能參與戰爭,發動戰爭。
試想,等到議會爭吵完了作出戰爭決定的時候,德國的鋼鐵洪流是不是已經碾碎了米國啊?
為什麼在冷戰時期米國人害怕北極蘇國,千方百計地設法搞垮北極蘇國?還不是因為北極蘇國有著製度上的優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