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鼓樓中的小人兒見老道來了,都大吃一驚,頓時作鳥獸散,向牆縫的洞穴裏逃竄。
老道不容分說,嘴裏念念有詞,凶神惡煞般用桃木劍就地亂戳,他劍下絕不走空,每劍戳出,便會刺中一個尺許高的小人兒。小人兒們中劍後,便直挺挺橫屍在地,被老道隨手從地上撿起來扔進一個大麻袋裏,不到半盞茶的工夫,那條麻袋裝滿了,看分量約有百十斤重,這回閣樓裏算是徹底清靜了。
華士仁在一旁看得心服口服,不住的稱讚:“好個仙長,這般了得!“
老道捋著胡須大小,顯得十分得意,他講麻袋拴上扔在地上,把兩眼珠子一轉說:“貧道遠路到此,能夠降服妖怪,全仗諸路神仙相助,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七曜星君、南鬥星君、上洞八仙、四靈二十八宿……“如此說了一長串各洞神仙的名諱,聲稱要主家該大擺宴席,多準備肥雞熟鴨以及上等佳釀、果子糕餅,此外還要黃十兩白銀百兩,由他帶回去祭祀神明,否則那些仙家怪罪下來,可是誰也擔當不起。
華士仁一聽不免有些疑惑,如今天下大旱,人們有口吃的都不容易,哪有肥雞美酒金銀可以敬神?何況道家講究清心寡欲、無為而為,借機會獅子大張口索要錢財,真不像道士所為。
他婉轉著把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誰知那道士翻臉比翻書還快,認為華士仁是怠慢仙家,立即拉下臉來,解開綁住麻袋的繩子,就地一抖,無數的大老鼠“稀裏嘩啦”從裏麵鑽了出來,立即竄到華士仁的宅屋裏麵,亂啃亂咬,把很多的木器門窗都啃壞了。
華士仁這才明白,老道使用的是障眼法,閣樓裏的小人兒都是老鼠所變,這老道可能是什麼妖怪,隻因鬧饑荒竟跑到這裏來騙人來了。
見此情景,華士仁怎敢慢上半拍,立即作揖求饒,答應了老道。
老道“嘿嘿”一笑,順手掏出一支笛子,吹了幾聲,張開麻袋,那些老鼠好像聽到了號令,哧溜哧溜地都進了麻袋。
老道又大吃大喝了一通,帶著酒食和金銀,搖搖晃晃地去了。
華士仁的兒子素有膽識,他約了幾個膽大的夥伴,在老道的後麵秘密跟蹤了下去,一直到了臨汾。
過了好些日子,幾個人才回來,華士仁的兒子立即把所見所聞告訴了父親華士仁。
原來,老道是閻錫山手下的一位高人,他出來詐騙,是為的給部隊搞一些軍餉。這個道士一來是行騙,二來是摸底,說不定哪一天閻錫山會親自找上頭來。
閻錫山見旱災嚴重,不宜動用部隊強行征集糧餉,怕引起民眾暴亂,才想起如此下策,利用十幾個茅山道士的法術,來蠱惑人心,騙取大戶的錢財。
華士仁一拍大腿,直呼“上當!”。他幹脆來了個一不做二不休,與其被騙或被強征,不如把自己多年的積存分給老家的鄉親,於是,他大開糧倉,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