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四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2 / 2)

淩天飛微微苦笑,對於人體密度和鹽水密度這事兒真是解釋不清,他輕歎一聲,道:“你們不相信我沒關係,問老龐吧,這是老龐的老窩,他對這死海,哦,不是,是黃河肯定比我了解多了。”

龐森聽了淩天飛的話,微微一笑,臉上的皺紋立馬暈滿了笑意,他眸子深邃無比,是時間沉澱下來的智慧:“老大說的沒錯,確實是任何人掉在黃河裏都不會溺水。前些年,一個婦人領著隻有三歲的孩子來黃河淘鹽,那孩子自己在岸邊玩耍,後來不知怎麼就跑進了黃河中。他母親看到嚇了一跳,可是自己的孩子卻在黃河中飄飄蕩蕩,笑的很開心,那孩子可是不會遊泳的。人們常說,這黃河啊,就是一條天河,就是嬰兒都可以在裏麵自由的徜徉。”

眾人聽了龐森的話,這才信了。

淩天飛唇角微翹,望著黃河獨特的地貌,轉頭問龐森道:“老龐,這黃河的名字怎麼來的,我看著這黃河可清澈的很,一點都不黃啊。”

眾女聽了這個問題也來了精神,這也是她們心中的疑問,於是豎起耳朵來聽。

龐森笑道:“老大,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傳說,黃河當年並不是這番模樣,上麵是有一座山覆蓋的,是一個姓黃的獵人無意中發現了這條河,他帶領了村民移去了山,黃河才現了出來,而且,也是他發現黃河裏有大量的鹽的哦。他死後,後人為了紀念他的功德,便命這條河為黃河。”

淩天飛聽得一陣陣發愣,我靠,還有這麼神奇的事兒啊,愚公移山?這黃河也不小了,上麵的山是怎麼覆蓋的啊?我看就是地殼變動,地表遷移,這是自然現象,這幫不懂科學的人就牽強附會著瞎傳說。傳說這件事兒淩天飛可是知道的,大凡傳說,都寄托了人們的期望和想象。大家口口相傳,傳到第三個人耳朵裏就已經麵目全非了,更遑論傳了幾百年。

於是他微笑不語,倒是眾美女,吱吱喳喳討論了起來。

一陣清風拂麵而來,淩天飛深吸一口氣,想起李白麵對黃河的豪情萬丈,大叫一聲:“小三,拿酒來。”

小三一愣,還真不知道從哪兒整來一壇酒。

靠,老子不過是隨便說說,還真有酒啊。

不過麵對這萬裏河山,黃河蜿蜒,山石嶙峋,淩天飛哈哈一笑,倒了一碗一飲而盡。

眾人哪兒見過淩天飛這般豪氣的喝酒,以為這孩子發燒了捏。龐森,劉三步,蕭宇南等人受他感染,皆是倒上大腕的酒,一飲而盡。

男兒,當就該這般痛快的飲酒!

喝完之後生出無限感慨,想起自己的偶像,鬥酒詩百篇豪放不羈,有衝天之誌的李太白。想那時光易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惟有金樽美酒。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表是在感歎人生易老,裏則在感歎懷才不遇。

李白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可是他也是一生放曠,流浪天下,鬱鬱不已。

淩天飛長歎一聲,拿一塊小石頭敲擊著酒碗,大聲唱道: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何足貴 ,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須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淩天飛聲音哀而不傷,豪放嘹亮,眾人皆聽出他心境的灑脫,其中還有一絲暗藏的憂傷。這首詩,大氣之極,豪放之極,可是誰又知道,李白內心的蒼茫流離。

淩天飛唱完,又是倒了三大碗,一飲而盡。然後,這哥哥就醉倒了。

眾女心中疼痛,這男子外表風流不羈,內心仿佛有著無盡的悲愴和寂 寞。她們上前七手八腳的扶著他,眉宇間的關切一覽無餘。

淩天飛本來不是什麼酒中高手,又沒了武功在身,這麼喝著,渾身暖洋洋的,倒是讓酒精熏的直接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