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曦一個人獨自去了一趟陳麗瑗的老家--喝嘛瑤族鄉大興村。在村子裏一個偏僻的角落裏找到了她的唯一的親人,--一個兩眼昏花、年紀七十多歲的花甲老人。她是陳麗瑗的老奶奶。張曦見到她的時候,並沒有立即表明身份,而是旁敲側擊打探她孫女陳麗瑗的一些情況。老人似乎很健談、也很高興,她告訴張曦,陳麗瑗中學還沒有畢業就在縣城打工一直到現在,過去每年有三到四趟來村裏看望她。老人告訴張曦就在三個月以前,陳麗瑗拿了三萬元給了老人,還買了很多東西回來,村裏的人都很羨慕……
“你認識我家麗瑗?你是她什麼人呢?”話說到一半,不想老人警惕地問張曦是否認識陳麗瑗,和她又是什麼關係。
張曦支支吾吾不敢告訴說陳麗瑗已經魂歸她鄉,他擔心老人這麼大年紀一時經受不住失去孫女的刺激,隻好編了一個美麗的謊言,說是和陳麗瑗是一個單位的同事,這次下鄉調查一些事情,恰好路過,順便來看看老人。
陳麗瑗的奶奶不再說什麼,隻是一個勁的流眼淚,爾後又用一種奇特的眼神靜靜地眺望遠方……
畢竟張曦是外行,他從警也沒有多少天,對於問話他可就沒有路大勇在行了,可惜路大勇沒有來。不過,令張曦不解的是能夠一次性拿出三萬元出來孝敬老人,可見陳麗瑗不是一般的打工者。可是,在本縣城打工,最高的工資每月也就兩千來塊,即使一年不吃不喝也存不到三萬塊,何況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一年都不花一分錢。
尤其是出外打工。
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陳麗瑗根本沒有打工而是在縣城做生意。那她會在縣城做什麼生意呢?沒有解答,因為陳麗瑗的奶奶已經從張曦的言談舉止之中看出張曦似乎“來者不善”。
既然如此,張曦匆忙結束探訪,又匆匆地離開村子,他想等到合適的時間在告訴老人陳麗瑗的死訊。
喝嘛瑤族鄉大興村距離縣城有二十九公裏,交通極為不便。傍晚時分,張曦從村子裏出來趕到鄉鎮的時候,最後一班開往縣城的公共汽車已經走了。鄉鎮沒有旅館,無奈之下,張曦隻好步行回縣城。如果從公路回縣城,需要5個小時,因為那要繞行很遠一段路程。但是如果走小路(山路),路程會縮短一半,不過沿途凶險,尤其是夜晚走小路。
好心的人這樣指點張曦。
是夜,天公作美,一輪圓月懸掛天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晝。
不用過多考慮,張曦選擇走山路。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突然降臨。
拐過兩道彎,就見前麵一座大山橫在正中央,要想經過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攀越山頂小路,二是穿過山體暗藏的山洞。這兩者都不是什麼好注意,攀越山頂小路夜間行走稍有不小心摔下山穀立即粉身碎骨;盡管山洞黑黝黝,但是山民慣走的一條道路。張曦摁亮強光手電筒,一頭就闖進了山洞,手電筒照處,陡然間一個動物的身影半坐在一塊石頭上。張曦以為是猴子,點燃一支香煙慢慢走了過去,正要伸手去摸,突然身影轉過來,卻是一張慘白的人臉。張曦一慌張,手中的電筒旋即掉在地上……
張曦看得十分清楚,這張臉就是他白天去探訪過的老人--陳麗瑗的奶奶。
“你、你怎麼在這裏?”張曦緊張地問了一句。他想是不是老人有什麼事情要告訴他。
老人沒有言語。
“如果白天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還請老人家原諒原諒。”張曦十分客氣地說道。
老人還是沒有說話。
張曦心裏納悶。
哈哈哈,這時老人淒厲地狂笑一聲,陰惻惻地說道:
“你們、他們都不是人,--不是人、不是人……哈哈哈哈……”旋即一陣風似得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