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節 威武(2 / 2)

他是自家才知自家事,方才破天槍內的半顆金丹爆發出驚人的氣勢,如果不是金衣人被嚇破了膽,自行潰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收拾清點了一番,守關將士折損三成,叛逃五成,隻剩下不到兩成。於之義所率之京師近衛死傷大半,也隻剩下越二三十號人。

鎮南關守備大將武卿雄不知所蹤,守備旗官帶兵叛逃。

為了防止叛軍反攻鎮南關,趙遠等人將剩下的守關將士、京師近衛進行了整編,集中力量加強鎮南關的防禦。

盡管李罡已在事發後,第一時間派出雁翎急使騎快馬上京稟報鎮南關所發生的一切,但於之義不顧身負重傷,執意親自前往京師向當今聖上麵陳一切。

趙遠、李罡等人多方相勸無果,隻得為其認真處理傷口,由趙遠護送回京,李罡則留守鎮南關。

依據京師傳來的情報,北方蠻族最近異動頻繁,而且西部的流寇也蠢蠢欲動,此時,又正逢關上守備部隊兵變,情勢極為複雜。

因此臨行前,於之義多次叮囑李罡。鎮南關乃是京師的南方門戶之地,萬萬多加小心。

在李府時,趙遠就對李天如身邊這憨厚的漢子很有好感,也勸他以如此薄弱的兵力鎮守此要害之地,要多多小心才是。

大雪飄飛,天地蒼茫。

鎮南關外,前往京師的驛道上,一輛簡易得有些寒酸的軍用馬車緩緩向前。除去駕車的馬夫外,車後僅跟著兩騎。

如此輕車簡從,誰能想到馬車中竟是當今大夏國皇帝的欽差大臣。

馬車中,於之義眉頭緊皺,看著天際的雙眼一度有些失神。

“大人,您重傷未愈,不宜太過傷神才是。”

相處數天,趙遠對這位欽差大人的為人很是佩服。不單剛正不阿,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身為一介書生,出身進士,卻鐵骨錚錚,完全沒有一絲文人的柔弱。

於之義收回遠眺的目光,看著趙遠苦笑搖頭。

“老夫世代深受皇恩。正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有很多事,不可不思,不可不想哇!”

趙遠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雖出身山野,但自小便跟著村裏最有學問的老秀才學習,這些道理,他還是懂的。

既然已打開了話匣子,趙遠忍不住想把心頭一些疑惑說出來。

“在下有些話藏於心頭已有多時,想趁此機會請教大人,不知當講不當講!”

於之義和藹的拍了拍趙遠的肩膀,麵色慈祥的微微笑道:“老夫與令尊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你是他之義子,即如同老夫義子一般,都是自家人,況且,你也是老夫的救命恩人,有何話不可說?”

趙遠屈指扣了扣馬車中小巧的方桌,沉吟道:“鎮南關前一戰,還隻是一支幾十人的神級隊,就能將在下逼得如此狼狽。那京中神級營,外加各地神級隊,如此強悍戰力,要對抗那些流寇,蠻族,想來不是問題!可不知為何,多年來始終無法重複河山?”

聽了趙遠的話,於之義抹著胸前長髯,雙眼微眯,陷入了沉思中。

趙遠不敢打擾,隻是靜靜的坐在一旁,似乎也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良久,於之義才長長歎了口氣,手摸長須的娓娓道來。

“我大夏國本國力昌盛,四夷歸附,當今陛下更是少年有為,天縱英明。可不知為何多年來天災四起,以致西方流寇蜂擁而起,禍亂天下。內憂不斷,北方蠻族趁此機會,對我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覬覦我大夏富庶豐腴之地。”

趙遠恍然,以手加額。

“大人,您是說,這天下糜爛至此,歸根結底是天災所致?”

於之義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搖了搖頭,眉頭微皺,似乎想到了什麼,看著窗外的眼神都變得很是淩厲起來。

“我大夏國力鼎盛,軍力更是前無古人。如果僅僅是連年天災,天下還斷然不會糜爛至此。”

趙遠疑惑的盯著於之義,摸著下巴,追問原因。

於之義麵沉如水,端著茶杯的手都不由得有些顫抖起來。

“如果隻是天災也就罷了!可我大夏國中總那麼些害群之馬,吃裏扒外,背祖忘宗,幫著那些蠻族流寇來禍害我大夏江山!”

說罷,於之義恨恨的將手中茶杯恨恨的摔在地上,指著窗外鎮南關方向。

“遠的且不說,近在眼前的便是!想那鎮南關守備大將武卿雄就是個其中一個!他家世代在朝為官,深受皇恩。今日,他不但不知知恩圖報,居然還敢勾結匪類,叛逃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