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地下宮殿有乾坤(2 / 2)

就在這樣嚴密不透風的強壓下,嶽老三卻無十不刻地想著下山,並把山上被俘虜回來的村民都解救下山。

隻是他逃出這裏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這幾十個手無縛雞的村民要想逃出去,恐怕還要生出翅膀來,實在太過艱難。因此在被困的日子裏,他也日夜苦思瞑想,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將這些人毫發無傷的帶回去。

朝廷的人雖是精明而又厲害,可是這山寨的地方,建在一線天的位置,兩邊都是陡峭的山峰,中間隻留有一人可以過關的道口,絕對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山野之人耗得起,可這朝廷的官兵卻總不能一直待在那山溝之中,因此,在裏麵碰了幾回釘子,最長的一回,是被困在山林長達一個多月,更讓當地的官員感到羞愧的是,最後竟然是那山寨的小嘍嘍送他們下山將他們安全帶出,這點朝廷一直秘密地不公開,估計也是怕拂了自己的麵子, 實在有些不好看。

就在被困的這麼長時間裏,嶽老三一直被於廣澄以禮相待,那於廣澄屢次勸說他留在山裏做個賬房先生,以後會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等著他享用,比在朝廷做個被人呼來喝去的可憐蟲強多了。

嶽老三自是不肯,於廣澄當然沒有強逼他,隻是見他已年過四十,家中必有妻兒,便偷著摸的給嶽老三家中送去些吃食銀兩,以免嶽老三被抓走後家中一下子沒有經濟來源而出了什麼事情。

料說這寨主對嶽老三實在不錯,處處尊敬他,隻是嶽老三不肯答應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後來於廣澄拗他不過,便答應放他下山,誰知那嶽老三卻是不肯,說是要是下山,便必須帶著附近幾十名被俘的村民。

那山中的其他兄弟自是不肯,於廣澄也是沒有同意,這嶽老三便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和這於廣澄稱兄道弟,談書寫畫,想要慢慢和這位占山為王的公子說說道理,勸說他能將村民放了。

誰知細談之下,卻隻覺那公子談吐不雅,更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學,不禁暗暗驚歎。

不僅如此,那於廣澄的武功更是比嶽老三不再話下,嶽老三與他在在山中,經常飲酒賦詩,舞刀弄槍,細問一下,原來那公子也是因為賊人所害而不能進入仕途,這才占據一方領土,落草為寇,平日雖是打家劫舍,卻也是劫富濟貧。

那日嶽老三和附近的村民因為踏入了他們的地盤而被弟兄們當做是朝廷的人便抓了起來,後來知道是百姓,便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放了他們。

萬一這些村民下山後胡亂說些什麼,把山上的一些事情說給官府聽那麼這麼大的山寨這麼多的兄弟可就是毀了。

嶽老三在得知他的擔慮後心上一喜,知道他並未想要害人,便拍著胸脯保證道這些村民平日裏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自然是不會將他們做的事情告訴官府,請他們放心。

終於有一天,他的誠心打動了那公子於廣澄,那些村民便與他一起毫發無損的被放下山。

雖然那嶽老三被咯吱,但能保眾人安全下山本是一件極好的事情,誰知一股暗流湧動的傳言卻在附近的鎮子裏流傳開來。

不知先是誰傳出在山上看到嶽老三與那山中大王於廣澄喝酒聊天,好不開心,恐怕這麼多的村民被綁走,這嶽老三怕是脫不了關係。

嶽老三講在這裏一聲歎息,這個沉重的歎息聲將戎葵又拉回到這個三十平米的灰色房子,隻聽的那嶽老三極是傷感的說著,“我哪裏想的到,害了我妻兒的竟然是我拚了性命都要拯救的村民們。”

他言語之間盡是對世事看透的悲涼,說著,“誰也不知道風聲到底是從哪裏起的,隻記得有一天我下地回來看見倒在血泊裏的妻兒,我那妻子還懷著身孕,我那兒子,也不過是個十歲大的孩童。後來才知道竟然是那些村民聽信了不知哪兒的謠言便乘我不在之時逼我妻子說出真相,後來不知怎麼的便打鬧了開來,弄出了人命。”

戎葵不知道這裏麵還有這麼一段往事,聽著心裏也是極其難受。老人現在的神情已經看不出還有任何的悲傷之意,二十年過去,便是為了這件事情,他才不願回到中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