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思妙計引回京(1 / 2)

“老臣曾在西北與四皇子一起征戰沙場,四皇子向來見多識廣,恐怕也聽過這能模仿他人筆跡的能人了吧!”周漠北說話滴水不漏,這一番話倒不像是故意為之,然而說著無心,聽者卻有意。

皇上坐在上麵先是一愣,後來斟酌著說道,“明博確實是有很長時間沒有回京了,本應是上回可以回來,涼縣卻又需要他的親自照料,如今,竟然也有三年了。”

群臣屏息不敢回應,等著天子明確意思。

周漠北看著皇帝,言辭懇切地說道,“皇上,馬上就是四皇子生母如妃娘娘的祭奠了。”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歎了一聲氣說道,“博兒不知在那西北如何?”

伊士州雙手仍是恭敬地在地上貼著,隻是略微抬眼一瞧,見皇上幾年來難得思念久不被提起的四皇子,突然又想到不久之前蕭疏說起的,但凡是朝中有一丁點希望可以讓四皇子從那遙遠的苦寒之地回來,便隻要順水推舟即可。這樣既不惹得別人懷疑,又能完成蕭疏的請求。

而且看皇上的神色,恐怕這時候也極是想讓四皇子回來,隻是礙於麵子不能親自開口說出,要知道,當時可是他親自將明博逐出京城的。

四皇子三年前還並未成年,從小因為生母的早逝而沉默寡言,因此不怎麼討聖上歡心。再加上他平時性格耿直,即使觀察的了時勢也不會與朝中人物同流合汙。

三年前各個地方鬧上了大旱,百姓食不果腹,京城周邊的百姓都跑來京城,上千個破衣爛衫的老老少少,進了京城像是未經開化的野人一樣,見著東西就強,看著食物就搶來吃。

朝中大臣看見形勢嚴重,力求皇帝下狠手鎮壓,這時便派人手打壓民眾,雖然有效製止,卻是死傷了不少人。

四皇子雖然向來不怎麼說話,卻見傷了這麼多的人,便多說幾句斥責那將士的手法過於嚴厲。朝中的人皆知道那將士的權利是皇上賦予他的,斥責他不就等於訓斥了皇帝了麼?

天子顏麵自然過不去,雖然在朝堂上忍著沒有發怒,可是以後的日子裏卻見四皇子越發不順眼,找了個借口就將他打發到西北鎮守邊疆,那四皇子早已經看不慣朝中群臣作為,樂的自在,很是高興地去往邊疆。

這以後,他便被一次比一次貶得更遠,京城對於他早已經是個年少的夢。如今竟然也是三年過去了。

朝廷是何等危險的地方,聰明的人懂得明哲保身,拉幫結派的人抱成一團,將他排擠在外,還有一些人從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到任何陣營中,安心做自己的事情,這樣的人反而最得皇帝信任。

因此在朝中即使是有幾個誠心想要為他說話的人,也不過是一滴水濺到大海裏,起不了絲毫瀾依。

而京城的伊士州恰恰便是那說話剛正不阿的怪人,就連皇子見了他都要禮讓三分。

伊士州不動聲色地說著,“前些天接到西北快報,涼縣的工程馬上就要完工了,皇上,四皇子從小便與如妃娘娘親,如今又即將是娘娘的祭辰,不如……”

伊士州觀察著皇帝的神色,慢慢地說著,“讓四皇子回來拜見他的母妃吧!”

此話說完,滿朝文武都是一驚,雖然現在朝廷人才輩出,可是老將周漠北向來是朝廷對外征戰的頂梁柱,他說一句,頂的上別人的十句。如今他親自開口,再加上有伊士州這樣的人相助,看來四皇子回來已是大勢所趨了。

果然,坐在上麵的皇上先是點頭,繼而撫了一下胡須,大手一擺,“既然周卿家和伊卿家都為明博說話,朕也就順了你們的意。”

他看了一眼旁邊極為信任的太監,稍稍一點頭,那人便心領神會地將拂塵一甩,尖聲尖氣地對著底下的朝臣宣布,“皇上宣旨!”

眾人聽了又是一拜,隻見皇帝鏗鏘有力,聲音洪亮,“四皇子多年征戰保衛朝廷有功,此次又順利地完成了邊疆大工程,朕會發出詔書,賞他千金萬兩,整裝回京。”

眾臣心思各異,卻還是齊聲領旨謝恩,“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另外!”皇帝將眼睛一閃,直直地看著跪在地上的曹正光,厲聲吼道,“曹正光證據不足,竟然想要汙蔑朕的兩位皇子,實在可惡,不知他在私下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朕要抄你的家,滅你的族,也給外人提個醒。”

曹正光大喊一聲饒命,身子卻癱軟起來,待到有禦林軍進來,他反應過來,挪動著雙膝大喊,“皇上饒命啊,二皇子和三皇子確實有謀逆之心,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