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信任(1 / 1)

想了很久,不知如何落筆。

陳奕迅有很多歌是本來有版權,隻能聽現場版,近年才放開,可以聽原版。例如這首《信任》。

生物鍾顛倒了。晚上睡不著,白天醒不來。上午十一點左右,有個小孩打開我的房門,爬上我的床,掀開我的被子,看到裏邊有人,說了句“嚇死了”。我也想說嚇死了,你趕緊跑吧,你唱姐姐要炸掉了,熊孩子真可怕。

或許是我的問題。我討厭喧鬧,討厭被打擾。暑假迷迷糊糊醒來,聽到我弟對其他小朋友說“你們小點聲,我姐在睡覺,她不喜歡人吵”。參加了那場充滿尖叫聲的婚禮,滿心都是嗬嗬噠。我好像,對世俗要求太多了。好像並不是每個人覺得在莊嚴場合手機外放有什麼不合適,哪怕是自己兒子婚禮的核心部分。

我好像對於自我要求也太多。有了男友,又延伸到他身上。他問我,是不是從來沒有信任過他。我能給的最大限度的信任,大概就是知道自己現在怎麼作他都不會放手,他不回我並不會多想,隻是有些等待的難過,等不來的難過。可我不知道以後,我不知道哪一次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不知道容器裏的溶液什麼時候會流走最後一點。我閉上眼睛看到的那個人都告訴我了,我隻有一雙靴子那麼多的死可以作。我隻在陪伴方麵有要求。我希望有被在乎的感覺,希望能融入生活、內化為生活,希望被承認,希望沒什麼好希望的。現在突然對人工智能很期待,可不可以把我撕成兩半,其中一半塞進那個機器人裏。“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同在”嘛不是。

我需要時間去平衡,去定位,去想通。然而又不敢。時間會讓一切都不一樣,我知我不會回頭。回頭也不能算食之無味,算是食之變味。還是睡覺吧。曾經很難過的時候,晝夜不分睡了一個周,感謝老師沒有喊醒我。

從現在開始吧。表達本身就是一種病。空間段子不發了,黑照不發了,人不艾特了。微博的三分地還是留著吧,不然會憋瘋。感謝微博,沒人認識我,也沒人嘲笑我,沒人和我較真,也不用期盼回應,也不用期盼對等。

或許這一篇題目應該叫《與我常在》?或許就該叫或許?我**叨叨的無意義假設太多了。如果我自己,我想沉到哪就沉到哪,想怎麼沉就怎麼沉,但我怎麼可以拉著別人一起沉呢。用我的消極想法包圍他,用我的需要捆綁他,用我隻可能自己對自己才能實現的期盼為難他。他太不幸,我太殘忍。

幻想過世界本就無我。照常,一切照常,甚至美好得有些過分。我本就不是我,我是眾生中的任何一個。

照例附歌詞:

“肯相信我未肯體恤我未

雙方要靠信任還是放餌

請相信我哋請珍惜我哋

為何總不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