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藏族服飾存在著極大的區域性差異,而又特別表現在女性服飾上。同其他許多民族一樣,我們藏族女子的服飾比起男子的來複雜得多,也許各民族的子民都把對美的喜好,甚至家庭的富有與驕傲皆體現在女性的服飾上。使女性的服飾成為民族服飾特色與差異的主要表現特征之一。
我是普通人,我就說藏民百姓男女的服裝方麵。在我們這兒,少數人穿上等細氆氌和毛呢的服裝,其它大多數百姓穿上等細氆氌和開毛細氆氌、薄毛氆氌、氈子、代繭綢及普通棉布的服裝,部分人穿皮鞋或印度皮做的靴子外,其它大多數人穿自產皮的靴子和毛呢、氆氌革的藏式靴子、管銅靴、貼裏、草靴、皮革靴、襪子,係布類的腰帶和鞋帶,圍細氆氌和一般氆氌上刺繡的圍裙,係用絲線和羊毛織成的裙帶。冬夏戴粗麵子做的帽子。
藏族服飾,絢爛奪目,曆史悠久。藏裝,藏語稱為“曲巴”,雖有地區差異,但其基本特征是大體一致的。卓醫生是漂亮的女子,我就專揀女性藏裝說了。女子藏裝一般可分為長袖高領襯衣、寬腰粗布襯褲、長袖皮袍、布袍、無袖袍、長坎肩、短坎肩、圍裙、腰帶、靴、帽等。藏裝的特點是寬大、保暖、實用、一衣多用。藏袍長過身高,左襟大,右襟小,無領。
在著裝過程中,也是有所講究的,先穿上襯衣和襯褲,然後將袍底提至習慣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腳麵,再用腰帶紮緊,前麵要平整,後麵折皺要有序。腰帶紮好後放下衣領,將提起的部分垂懸於腰部,形成一個自然的寬大的囊袋,可以隨身攜物乃至放小孩子。穿好袍後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則將雙袖橫紮於腰際,裸其雙臂,露出高領襯衣。接著再穿靴戴帽,佩掛各種飾物。
藏族女性服飾重華麗,以各色絲線加粗、加長發辮,頭部和頸部佩掛的寶石比男人多,頭部、背部加佩大小、數量不等的銀餅、銀鈴、銀鏈,藏刀趨於小巧,腰彩多彩絢麗,加佩精巧玲瓏的針線盒,衣領、袖、外套鑲邊,或以色彩各異的絲線在外袍上繡以圖案,或以水獺皮鑲外套袖、襟、下擺。
我們藏族女性的長袍往往用深色綢緞、嗶嘰、氆氌製成。夏天穿無袖長袍,裏襯各種花色綢衫,腰帶緊束,以襯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帶袖長袍,冬天則穿皮袍,長及腳裸。盛裝的藏族婦女,頭戴珊瑚、鬆石做的頭飾,名叫“巴珠”;耳帶金銀鑲綠鬆石的耳墜;左手戴銀鐲,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從小戴在手上,據說死後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掛蜜蠟珠,胸前懸掛銀盒,內裝護身佛,或者種種聖物。
卓哈依出神地聽著多曉生講述,一副如癡如醉狀。歡子心道這家夥如果經商,那絕對是個一流的服裝銷售商,也不知道這家夥是如何記住那麼多東西的。
多曉生吃了幾塊紅燒牛肉,喝了一口酒,接著對卓哈依講述。
現在我說說其中的牧女服飾吧,想必那可是卓醫生最想知道的了,那是一種具有草原氣息的,質感極強的光皮藏袍,裹著牧女優美矯健的身軀;皮袍鑲嵌黑、紅、綠色寬邊;腰間掛各種銀質或銅質工具,例如奶鉤、針套、火鐮、火石、牧鞭、小刀等等。它們同時也是和腰身相配稱的裝飾品。牧女愛將頭發梳成無數細辮披在身後,發披綴滿珊瑚、貝殼、鬆石和銀幣等的飾物。夏日牧野,草地青綠,盛裝牧女三五成群,長裙曳地,款款而行,滿身佩飾發出悅耳的叮當聲。
有首歌美麗的歌,雖然不是我們藏地的民歌,可我們這兒的年輕人都喜歡唱,大夥先一起來喝口酒助興,我唱一遍給各位聽聽吧。
多曉生說到這裏,站起身來舉起碗中的酒,大夥也跟著起身碰了一回,將碗中酒一仰脖子喝到肚裏,一瓶瀘州老窖就宣布告罄。
多曉生走到石窟中央唱起了歌: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她的帳篷
都要留戀的張望
她那粉紅的小臉
好象紅太陽
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
好象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流浪在草原
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小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願每天她拿著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
多曉生的歌聲悠悠揚揚,孟貴仿佛看見了卓哈依身著牧羊女漂亮的服裝,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趕著羊群向自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