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灞橋之行(八)(2 / 2)

“我——我——”餘和平一楞之後,欣喜的回答道:“好,太好啦。任書記,隻要能讓我做事就行,不要報酬我也願意。”

上學的時候,餘和平就聽說過蘇永豐的大名。能跟在這種牛逼的教授後麵學上一點,哪兒會有不願意的事。聽到任笑天這麼一說,就立即加入了旁聽的老百姓之中。

站在一旁的鬱文遠羨慕地看著餘和平,咂巴著嘴唇說:“和平哥的運氣真好,一出門就碰上了這麼一件大好事。”

要知道,在這窮得出了名的灞橋,能找上這麼一份兼職的事情,可不是容易的事。他並沒有去眼紅顧之彤,因為人家有關係在那兒擺著哩。隻是羨慕餘和平,有知識的人就是好哇。

“小鬱,你也願意幹嗎?”任笑天問道。

鬱友成也楞了,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說:“我!我能幫你幹些什麼?”

難怪他如此沒有自信,在政府機關混日子的人,除了一張嘴以外,什麼長處也沒有。離開了政壇之後,則將是一無是處。此時的鬱文遠,就是這樣的尷尬。

“怎麼不能哩。宣傳發動,掌握基礎情況,為以後交通改善之後的大發展,先行一步,創造條件。”任笑天心中早有打算,隻是礙於眼前這討厭的道路狀況,才會采取走一步,看兩步的措施。

鬱文遠聽到如此解釋,拍手叫好道:“行,行,天哥,這事交給我,你放一百個心。”

在來的路上,他就聽顧之彤介紹過任笑天的來曆,見麵之後,又得知了任笑天教訓施三瞎子的事,更是對任笑天崇拜得很。別說還有一份辛苦費,就是讓他打白工,也會雀躍不已。

時間不長,顧之彤、餘和平鬱文遠三人就和蘇永豐、揚東生以及他們手下的人打成了一片。三人到底是有文化的人,又是年青人。跟在後麵聽了一會,就把相關的知識掌握到了不少。特別是餘和平,到底是科班出身,問的問題,也常常問到了節骨眼兒上。

“小天,你找的這個顧問,找得不錯。”蘇永豐對餘和平的印象不錯。

就連揚東生也在表揚說:“嗯,顧之彤也不錯。他的腦袋瓜子靈光,隻要有人給掌握著大方向,這事我就可以丟下不管嘍。”

任笑天眼睛一亮,笑道:“蘇大哥,有沒有興趣在灞橋收個徒弟?”

“你說的是那個餘和平?”

“是嗬。除了他,還能有哪一個。”

任笑天一行人,直到晚上十點鍾方才離開。原因是聞訊趕來的鄉親太多,大家都想聽一聽專家的講座。沒有經曆過貧困的人,很難理解那時想要脫貧的急迫心理。

現代也有一些人想要脫貧,與這些人有一種本質的區別。現代有不少人,並不是找不到工作,也不是沒有體力。隻是嫌錢來得太慢,嫌苦怕累。那時的人,本性不貪,本質不壞。缺少的隻是一個方向,一條路。隻要有人幫上一把,哪怕是再苦再累,也不會嫌棄上半分。

為了不讓這些鄉親們失望,蘇永豐和揚東生就在廣場上開起了課堂。雖說是有點涼意,也沒有人抱怨一聲。雖然不能在一個晚上就讓大家把知識都接受下去,但他們也不擔心。

有盧大海這個樣板放在這兒,碰上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有樣學樣的來取經。再說,蘇教授和揚老板為了幫助盧大海入門,還留下了兩個助手進行具體指導。有餘和平這個蘇教授新收的徒弟在這兒,那個顧之彤也是一個能人,聽說以後就專門負責幫助大家指點迷津。

上車的時候,趙長思這小夫妻倆也吃了一個定心丸。因為盧大海告訴他們,不要擔心施三瞎子會使壞。經過今天這麼一番教訓,施三瞎子也不會自找苦吃。

海邊上的人,本來就都很剽悍。今天來的這麼多的鄉親們,有了種西瓜和養雞這種共同利益的存在,就能把大家聯係到了一起。如果施三瞎子真要找麻煩,大家也能齊起心來。

施三瞎子手下的人再多,真正落到了整個村莊的老百姓之中,也隻不過是挨打的貨。隻要不落單,就沒有事。任笑天從對方的口氣中聽得出來,也想要從這兩條致富門路上分上一杯羹哩。既然是想好好做生意,那就一切都好談。盡管這樣,任笑天也囑咐盧大海和顧之彤,一有情況就給自己打傳呼。

有了今天這麼一來,讓盧大海致富的事,算是有了一個交代。接焉的事情,就是自己如何麵對李震民的那套陽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