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三道錦囊定喜惡(1 / 2)

別人或許不了解跋鋒寒的身世,認為身為異族的他肯定是自小以來便悍勇無匹,狠辣無情,但高旭卻很清楚,跋鋒寒其實有一個頗為辛酸的童年。

此人出生於北方的少數民族,年幼時親友遭到突厥頡利可汗麾下金狼軍的血腥屠殺,一夜之間,成為孤兒,後來淪為馬賊,憑借著過人的天分和悟性,自學成才,漸漸地闖出了名頭。

可以說,相比生活在繁華之地揚州,當小混混和扒手的雙龍,跋鋒寒更加飽受了亂世之苦,心中最深惡痛絕的,便是當年頡利可汗為了泄一己之憤,殃及他無辜的親人,故而寇仲徐子陵都沒有懷疑跋鋒寒要對董淑妮下手的真假,唯有高旭知道他這是在做戲,試探自己。

跋鋒寒出言試探高旭乃是應有之舉,為下麵更關鍵的問題做鋪墊,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由於高旭方才與沈落雁王伯當的對話,其中若有若無地透露出不少信息,被敏銳的跋鋒寒記在了心頭,勾起了好奇之心和探究之意。

因為這回隨機傳送符籙出現的意外,高旭損失不小,以他的行事作風,自然要從其他方麵彌補回來,而且隻餘下一次顯露神跡的機會,對洛陽的布局也有很大的影響,需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變更,如此一來,與這三位劇情主角的關係就必須好好把握了。

寇仲、徐子陵、跋鋒寒三人中,以跋鋒寒閱曆最豐富,經驗最老道,而雙龍則因為長生訣的關係,也能大概分辨出敵友善惡,都不是好糊弄的主兒。所以高旭這回一反常態,將發問權拋給了跋鋒寒,自己則被動應對,不管跋鋒寒是不是按照他的路子走,都不會留下半點負麵印象。

董淑妮的爭議過後,寇仲徐子陵對於高旭倒很是欽佩,覺得高旭熱血正義,值得相交,而跋鋒寒板著臉龐,突然又說道:“我跋鋒寒出身大漠,自小過著刀頭舔血的流亡生活,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很少佩服過其他人!仲少、子陵之後,唯有高兄你那些神乎其技的手段令我不得不服,我雖不喜高兄對董淑妮的處置手段,卻也想厚顏問一個問題,還望高兄見諒!”

高旭微微一愣,答道:“能夠結識三位,實乃高某的幸運,毋須如此客氣見外!”

“那好,我就開門見山了!”跋鋒寒一指寇仲,振振有詞地道,“仲少出身貧寒,自機緣巧合得到《長生訣》後,辛辛苦苦一路拚搏,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從一無所有,曆經了多少生死劫難,一路跌跌撞撞,打破狹路,拚殺到現在,好不容易才薄有名聲!”

“老跋,你好好地講這些幹嘛?”寇仲固然天性豁達,玩世不恭,被這樣一說也有些不好意思,摸著鼻子笑道。

“隻因仲少你還不是十分了解和氏璧的重要性!”跋鋒寒眯起眼睛,沉聲道,“楊公寶庫、和氏璧,得其一可安天下,雖有誇大,卻也絕非完全戲言!現在洛陽風起雲湧,多少人是衝著和氏璧去的?這些日子以來,民間傳聞高兄手中有一枚聖舍利,可以助人破碎虛空,得道成仙,說句不中聽的,在親眼見到高兄發威前,我是半點也不信的,更不認為聖舍利能與和氏璧相提並論!”

高旭微微一笑,示意無妨,就聽跋鋒寒一字一句地問道:“高兄的氣度令人心折,我跋鋒寒就大膽冒犯了,你方才所說的和氏璧之主早有人選,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跋鋒寒,你果然兄弟義氣深重,沒有辜負我的希望!”高旭終於等到了這個時刻,欺詐寶珠動用,將陣營變換到了老君觀,隨後麵露猶豫之色,沉吟了好一會,才從懷中取出了數個錦囊,從中抽出三個,遞到了莫名其妙的雙龍和跋鋒寒手中,歎道,“這些東西原本不應該交予你們,但跋兄所言有理,英雄莫問出處,寇兄弟為何就一定要與和氏璧無緣?你們看完後,即刻焚毀吧,莫要留在身上,成為禍端!”

見高旭如此鄭重,跋鋒寒三人也不敢大意,麵麵相覷了一下,就想打開,不料這時高旭又突然起身道:“我還是回避一下,有違誓言,於心有愧啊……”

目送著高旭離開,寇仲第一個打開錦囊,掃了一眼,不由地怔住了,疑惑地道:“為君之道?”

跋鋒寒和徐子陵細細地看了一遍,均皺起眉頭,但很快,倆人幾乎是不分前後地低喝道:“這是兩個人的對話,有關和氏璧的……對話!”

“為君之道……大亂之後,如何大治……昔日文帝楊堅登基,也是厲行德政,誰料兩世而亡,對此又有何看法……好狂妄的口氣,好虛偽的行事!”跋鋒寒冷哼一聲,對著寇仲道,“仲少,這下你明白了吧,我昨日說得可對?連對白都設計好了!實在是欺人太甚!”

“假如事情真是這樣,那慈航靜齋的聖地之名,實在是名不副實!”連徐子陵這麼好脾氣的人,見了這錦囊上的內容,都不禁麵泛怒容,為寇仲感到不值。

雖然兩人此刻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懵懂少年,深知現今之世,延續南北朝時局,高高在上的,是四大門閥。李密如今聲勢之隆,當世可稱第一,可為何仍舊有許多人不看好他?隻有一個原因,因為他不是門閥出身,不是世家弟子,是草根,是某些人眼中的暴發戶,終有一日會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