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仁心,人心(1 / 2)

“子受,你起來吧……”子嫻彎下腰,攙扶起跪倒的帝辛,纖手輕柔的撫摸著他的頭發,“姐姐不怪你,其實,當離開椒玉宮時,我就已經想明白了,若沒有其他的辦法,父王怎麼會讓我遠嫁他方,舉目無親呢?或許,父王真的是遇到了什麼難處,這些年來,他……真的不容易……”

“姐姐,並不是父王狠心,純粹是現今天下形勢所逼!那姬昌看似對朝廷忠心耿耿,但實則卻是心懷鬼胎,一方麵在國內招兵買馬,一方麵不斷的征討四周的弱小部落,擴充地盤,人口和田地,至於其他的諸侯更是如此,故而,朝廷隻能求穩,不可求硬,聯姻,是當下做好的辦法了,隻要穩住各路諸侯三五年的時間,等大商喘過這一口氣,主動權依舊在我們手中!”帝辛說道。

在大商眾多方國,也就是附庸國中,當屬西周實力最強,隻要穩住了西周,幾乎就能穩住大半的諸侯,讓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對朝廷有什麼想法。

至於帝辛為何這般篤定他姬昌心懷不軌?其原因有二,第一,是來自上一世的記憶,西周的造反大業也不是一蹴而成了,這是在經曆幾代西周君王的努力下,才積累下了可以和大商叫板的實力,可以說,早在幾十年前,西周就已經謀生了反心,不想當襯托的綠葉,想要成為中原大地的主人。

第二個原因就是姬昌的生父季曆,是死於帝乙的父親,也就是大商第二十九任君主文丁之手。

武乙去世後,其子文丁繼位。武乙時,西方的周族逐漸強大,文丁在位期間,周侯季曆征伐犬戎大勝,開辟了大片的疆土,許多小諸侯紛紛前來歸順,成為屹立於西方的第一諸侯國,麾下帶甲戰士數十萬,武將士子如雲。

對此,商王文丁大為忌憚,在季曆某次抵京朝貢中軟禁了他,隨後遣人殺之,而對外則宣稱﹕因季曆突然感染一種惡性風寒,雖得到朝廷全力的救治,但終究是回天乏術,卒於前京城殷都中。

事實上,明麵人都能看得出來,季曆究竟是怎麼死的。

但當時的西周固然強大了起來,可與大商相比依舊差了個十萬八千裏,所以當時還是西周大公子的姬昌,不得不埋下心中的仇恨,親自到殷都接回自己父親的屍骨,也就是在那時起,西周反商的決心便是愈發強烈了。

而每當帝辛瞧著姬昌對帝乙,對朝廷的那種恭順、謙卑的舉止時,便會總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能在自己殺父仇人麵前,若無其事的偽裝這麼多年,足以見得那股仇恨,在姬昌心中到底有多深刻,有多強烈!

……

離開那座破敗屋舍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了。

當帝辛心情寡歡的用過午餐時,得知帝乙在與姬昌談完話後,連飯都沒有吃,直接跑到了子嫻那裏,然而,卻被子嫻一句“休息”為由給拒之門外。

雖說子嫻理解帝乙的苦衷,也無奈的選擇了接受這門聯姻,但她心中的那道坎,依舊是沒能邁過去。

“聽說大王直到現在都沒有吃午飯,哪怕王後去勸都沒用……”令衝一邊服侍著帝辛潔手、漱口,一邊輕聲說道。

把嘴裏的漱口湯吐到銅盆中,帝辛一臉寡歡的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都下去。

吱嘎~~

房門掩上,屋子裏頓時變得有些暗淡。

帝辛坐在書桌上沉默了很久,忽地在某一時,拾起硯台上的毛筆,在一卷竹簡上龍飛鳳舞的開始書寫起來。

“他奪得帝王霸業君臨天下……”最後一筆,帝辛頓住,令那濃重的筆墨染濃了‘下’字的四周。

“帝王霸業?君臨天下?又有何用!我,子嫻、父王的人生可以被自己主宰嗎!?”帝辛雙手微微用力,隻聽“喀嚓”一聲,毛筆從中間頓時斷折成兩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