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殷末三賢(1 / 2)

花園之內,子啟與張子玄行走著,侍衛們則遠遠跟在身後。

“那兩人的善後事宜,你處理得怎麼樣?”子啟問道。

張子玄連忙說道,“殿下,那兩位供奉大人,生前都是隱居山林多年的苦修士,被我微子殿秘密招攬不過一日,別的人根本就沒接觸過,而那群殺手也皆為死士,現在全部身死,這秘密不可能被外人知曉。哪怕五王子已經猜到此次刺殺事件,與殿下你有關,但他卻沒有任何的證據,故而隻能以這一種泄憤的方式,惡心殿下你了。”

“他這是不願與我和解,打算與我死磕到底了。”子啟幽幽說道,隨後他失笑道,“也對,誰讓我做事做的太絕呢,換做是誰,恐怕都不會善罷甘休吧。”

“對了殿下,臣聽說五王子他﹍﹍”

“他什麼?”子啟看著一臉遲疑的張子玄,微微蹙眉,問道。

張子玄苦笑的拱了拱手,“五王子怕是以橫練之道,踏入先天境了。”

轟!

一股恐怖先天威壓,猛地從子啟體內迸發而出,使得四周的枝椏與花草猶如被一把鋒利的刀子切斷一樣,被勁風卷著,吹向遠邊。

﹍﹍

三天後,當丫頭身子骨有些恢複後,帝辛就與她共同乘坐車輦,朝著勤政殿行去。

丫頭看起來有些緊張,畢竟今日要麵見的,乃是這個天下最高貴人,而且,更重要的是﹍﹍帝乙還是帝子受的父親。

“你緊張什麼?父王又不是吃人的猛獸,不必害怕。”帝辛微微瞥頭,瞧著死死捏住衣裙一角的丫頭,不由得好笑地說道。

“是。”丫頭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

帝辛沉吟少許,便牽起丫頭的小手,通過手掌傳遞給她感官上的溫度,給予她些許的安慰。

丫頭仰起稚嫩的小臉,瞧著帝辛那俊朗的側臉,猶如清蓮般的俏臉頓時泛起了兩團暈紅,急忙低下頭,嘴角處驀然洋溢起幾分溫柔的笑意。

勤政殿,帝乙端坐在王位上,左右兩旁皆為王族成員以及太師聞仲這一個外人罷了。

聞仲的地位,在朝廷中幾乎是僅次於帝乙的存在,雖說他並非王族出身,但卻最受帝乙器重,哪怕他駕崩之時,都委托聞仲為托孤第一大臣,繼續領太師銜。

聞仲的修為很高強,論實力猶在帝乙之上,小的時候更是當過帝辛等幾兄弟的授藝恩師,不禁地位尊貴,且威望極高。

其次,位於帝乙左手邊的就是當今最具有權利的王族成員,分別是王叔比幹和王叔箕子。

而王叔比幹和王叔箕子以及微子子啟,又被後世人稱作殷末三賢,可以想象三人在士林之中的地位,究竟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隻不過﹍﹍瞧著端坐在左手邊,一臉恬靜的中年男子,也就是王叔箕子,在帝辛的眼中頓時閃過一抹複雜之色。

箕子,滿腹才華,精通星象五行之理,但本人卻沉迷於修道,不願入紅塵做官。

而且,箕子是子啟堅定的擁護者,或許是兩人在士林的聲望,導致兩人彼此走得很近,時常會在學術上進行探討,交流,久而久之,關係自然就非比尋常了。

在前世,自帝辛上位以後,曾數次邀請箕子出山,可皆被對方婉拒,直至聞仲兵敗絕龍嶺,壯烈殉國後,那西周大軍呈餓狼吞虎之勢,快速席卷中原時,為了王室,為了殷商社稷,才不得不出關,卻是為時晚已,隻黯然地留下一句,“因其道之不得行,其誌之不得遂”,眼看鹿台付之一炬,帝辛以身殉國,謝絕了周武王招攬之意,帶著家仆子孫,殷商的遺老故舊數千人,前往東南部,建立了箕子侯國,國祚足足延續數千年。

﹍﹍

帝辛入了殿,恭敬地衝聞仲和比幹、箕子抱拳施禮道,“受德見過恩師,見過兩位王叔。”

隨即,見到身後半天沒有動靜,帝辛便微微側過頭,衝丫頭使了個眼色。

丫頭如夢初醒般,局促的上前幾步,施了一套無可挑剔的宮廷禮儀,“奴婢丫頭,拜見大王。”

帝乙藏於冕旒後的那雙眼眸,犀利般的打量著丫頭,他沉吟少許,語氣平靜地說道,“抬起頭來。”

丫頭緩緩抬頭,但一雙黑眸仍舊朝下看,保持著一種敬畏。

“不錯,小小年紀就長得如此清麗脫俗,長大以後必是個絕世美人。”帝乙讚歎道。

“謝大王誇獎。”或許有帝辛始終陪伴在身邊,使得丫頭不再那般緊張了,麵對帝乙也能從善如流的進行回答。

“孤問你,你叫什麼名字啊?”帝乙問道。

丫頭一怔,隨即眸底流露出一抹黯然,“丫頭沒有名字,在丫頭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被亂寇殺死,把我賣給了奴隸主,隻不過,公子一直叫我丫頭,丫頭就應該是我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