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帝辛剛來到勤政殿門口,就見到子啟比他還要早到的,與一群大夫們在某處正談笑風生。
帝辛嘴角微微上揚,也沒有過去打招呼,當作看不見,靜靜地杵在原地,閉目養神。
“五王子安好。”這時,一道蒼老的聲音從帝辛身後傳來。
是莫蒼,一襲純白的道袍,手持一把拂塵,鶴發童顏的臉龐上浮現出一股飄渺的笑意。
帝辛上下打量了莫蒼一番,隨後笑著拱手道,“恭喜卜官大人修為又精進一步。”
“殿下不要打趣臣了,臣之所以能有今日,這還要全賴殿下的相助。”莫蒼苦笑的搖了搖頭。
“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隻是給了前輩一本《連山易》經卷,前輩就能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快速地與《歸藏易》融會貫通,修為精進數層,實在讓受德佩服。”帝辛拱手道。
“天下三易,臣已經取其二,唯有西伯侯手上的《周易》臣未有幸觀摩一二。”莫蒼道。
“周易?”帝辛一怔,自言自語道,“是啊,算算時間,姬昌撰寫的《周易》現在應該已經完成了,作為後世能與《連山》、《歸藏》相提並論的卜筮易經,足以證明《周易》的玄妙和強大。〞
〝說實話,臣聽佩服西伯侯的,竟能自創出一部易經,世人都說臣的卜筮之術天下無雙,但臣卻認為,西伯侯的功力仍在臣之上。〞莫蒼說道。
帝辛道,“前輩何必妄自菲薄?西伯侯的《周易》,也是取百家之所長,加以糅合的,若是前輩想要自創一部易經,想來也是沒有難度。”
莫蒼搖了搖頭,自嘲道,“自創易經?殿下太看得起臣了﹎﹎”
正當兩人交流時,忽然,魏君緩步從殿內走出,聲音尖銳地說道,“大王有旨,眾臣上朝覲見!”
所有人竊竊私語聲停止,皆都是一臉肅穆的朝著勤政殿走去。
行完三叩九拜之禮後,眾人左右分開,王家貴族立於左側,三公九卿位於右側。
身為嫡王子,哪怕排名老五,帝辛的站位也是與子啟並排而坐。
兩人相互望了一眼,毫無感情的的微微一笑,算是示意。
“昨日,受德獻策於孤,提出了針對改革宗教界的一係列方案,下麵就由受德給大家說說。”帝乙衝帝辛微微頷首,示意道。
帝辛緩步從人群裏走出,來到中間過道處,轉過身來,掃視著子啟微蹙著臉龐和士大夫們一副淡漠的樣子,微微一笑,開始娓娓道來。
約莫盞茶的功夫,帝辛略微口幹舌燥的說完後,便對帝乙拱了拱手,重新回到了左側人群中。
至於後半部分,對於坑害大巫神教的謀劃,帝辛選擇性的沒有說出來,包括朝廷打算強製性的抄沒小宗派的領土也是一語帶過,或是對此含糊不清。
“唔,對宗教界供奉的圖騰或是神靈進行登記在冊,必須手持朝廷頒發的牒文,才可以繼續開宗立教,此舉不僅向宗教界彰顯了我朝廷的神威,而且對於宗教界還會提升更進一步的了解和管控﹍﹍此計甚妙,臣支持!”魯能出列,對帝乙拱手道。
“臣附議!”莫蒼站了出來,一臉平靜地拱手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隻是幾個呼吸間,朝野超過八成的大臣,紛紛站出,支持這條政令。
畢竟,誰都清楚,既然帝乙那這個政令拿到早朝上,讓眾臣商議,說明在帝乙心中是同意這條政令實施的。
“此政策若是實施得好,於國於民都將是大大地有力,然而,朝廷對於宗教界不甚了解,又如何開展好這條政策呢?”一位士大夫站了出來,說道。
“所以,孤打算把卜官府變更為太卜司,太卜類比九卿,負責管製宗教大小事務,歸奉常府節製。”帝乙說道。
帝辛一怔,這個打算先前帝乙可從未跟他說過。
“莫卿,你意下如何?”帝乙瞥過頭,對莫蒼問道。
看起來,莫蒼的地位得到了一種提升,實質權利不亞於九卿,在威望和百姓心中的地位,都堪比三公了。然而最後那句“歸奉常府節製”才是帝乙真正的目的。
以往,卜官府一直是遊離於朝堂管製下的一個不可控製的因素,它超然方外,不受王室節製,對卜官官位也無任何定義,說他堪比九卿,但仰仗“上帝使者”的身份,使得卜官在民間的威望猶如三公,略勝九卿。
而如今,卻直接把卜官府收入了中央直屬管轄的機構部門之中,這就意味著,卜官府的所有人,從此以後就要受到朝廷的管製,官員的升遷與任免都要征求朝廷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