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易》也推演不出了,似乎真的有很強大的禁製,防止帝辛窺測一樣。
無奈,帝辛隻能采取最笨拙的方法,挨個詳細地探測。
帝辛依靠雙腳,走遍了千山萬水,他曾登山而行,一路直抵雪峰最高處,也曾翻身躍入奔騰的江河,沿著兩端水口遊行了百餘裏。
十三天後,帝辛端坐在某處青石上,蹙著眉頭,望著膝蓋上攤開的一張羊皮,在羊皮上,共標記著四處疑似埋骨地,然而,哪怕帝辛把這四處找了個天翻地覆,也沒有發現通往神靈墓葬的入口。
“這四處地方很是可疑,雖說沒有找到通往神靈墓葬的入口,但我確信,在這四地某一處內,就是那位三目族神靈的埋骨地。”帝辛輕喃。
“不過,到底是哪一個呢﹍﹍”帝辛一臉的糾結,眉頭緊鎖,低聲呢喃。
自古大能者,在死後要麼把軀殼埋葬在自己開辟出的道界中,要麼就尋一塊風水寶地,設下多個疑塚,隻留一處墳塚,當作自己的埋骨地,一旦其餘疑塚被打開,真的墳塚就會自動毀滅,所有的東西都會被空間亂流帶入無盡的空間裂縫裏。
“那位三目族神靈死了這麼久,也不見他的族人把他的遺骨接回家族,可見那位三目族神靈一定是出了什麼意外,都來不及把消息傳回家族就身死道消了,哪怕布置下疑塚必然不是很多,防範措施也不會那麼完美﹍﹍”帝辛默默地分析,望著羊皮上標誌的四處地方,反複的猶豫些許後,便劃去了其中兩處。
隨後,帝辛動身,再一次去勘測最後的兩處風水寶地。
一處,是位於天山,另一處,是位於昆侖山。
不論是天山還是昆侖山,都是九州大陸充滿神話色彩的神山。
當地土著,更是把這兩座山脈,視作神仙峰,認為在兩山山巔,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每日拂曉時分,都會有虔誠的信徒,對兩山朝拜。
但對於九州子民來說,昆侖山的名氣無疑要更大一些,畢竟闡教的祖庭玉虛宮,就位於昆侖山麒麟崖上。
當然,闡教祖庭玉虛宮,自然不可能真的就在昆侖山上。
隻是昆侖山麒麟崖,是通往仙界玉虛宮的一條重要通道,不論是玉虛宮修士下界,還是人界的修士上天,必須得沿著特定的通道才可以。
諸如昆侖山,蓬萊島,大羅山等,都是通天的要道。
但正如仙界修士難以下凡一樣,人界修士想要上天,比仙界修士下凡的難度還要困難數十倍,除非在人界修煉到知命境,被仙使奏請三教,允許之後,才會帶其上天修行,或是似妤喜般,天生重瞳,被聞仲奏請碧遊宮後,派下仙使,接引妤喜入教修行。
不然,想要憑一己之力飛升仙界,哪怕強如人仙,也很難打開通往仙界的空間隧道。
雙腳落在昆侖山麒麟崖上,帝辛望了望四周,別說空無一人,連一株有靈性的藥草都難尋。
可帝辛知道,就在這個地方的上麵,就隱藏著一條通天的道路。
平靜地凝視虛空少許,帝辛右腳微微跺了一下地麵,“昆侖山﹍﹍就是這了!”
深思熟慮後,帝辛還是選定了昆侖山。
畢竟,不論是從風水,還是神話傳說來看,昆侖山無疑都是很好的埋骨之地。
況且,在昆侖山麒麟崖上,就有一條通天的道路,而三目族祖地就在仙界,不論是出於思鄉之情,還是想要把自己埋在離家近一點的地方,昆侖山必定是那位三目族神靈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