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真人冷漠地看著橫屍在甲板上的楊任,直到確信後者的生命氣息已經徹底消散後,便對惶恐不安的水師官兵喝道,“今日我不殺你們,回去告訴世子受,東海水族不是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遲早有一天,龍王陛下必會率領百萬大軍踏平陳塘關,活捉世子受!”
說罷,那名水族真人便猖狂的一笑,轉身潛入海中,消失不見。
老船長沉默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切,他輕歎一聲,眼眸顯露出一抹決絕,“三軍聽令,即可返航!”
老船長是攸國的水師將軍,地位尊崇,自楊任死後,他便是這裏的最高統帥。
其餘人拱手應諾,立刻調轉船身,朝著九河灣港口加速駛去。
回眸一望,老船長看著蒼茫無垠的東海,似留戀,似哀愁,思緒複雜,外人不能知也。
﹍﹍
翌日拂曉,船隻返航,停靠在九河灣港口。
水師官兵用一個木製擔架,蒙一塊白布,麵色悲戚,將楊任的屍首抬下了船。
港口將領立即稟報總兵府,隨後,李靖匆匆而來,將楊任戰死的消息,彙報給了帝辛。
“楊大夫他﹍﹍”帝辛滿臉震驚,手中的一卷竹簡啪地一聲掉落在了地上。
李靖神色沉重道,“請世子節哀,楊大夫這是為國捐軀,死得其所。”
帝辛閉上眼眸,微皺著眉頭,歎道,“可惜楊大夫的滿腹才華,原本等結束這場戰事,我要奏明朝廷,重用楊大夫他的,可惜啊可惜,楊大夫之死,乃是朝廷的損失,大商的損失啊。”
沉默片刻,帝辛說道,“收殮楊大夫遺體,即可運往朝歌城厚葬。”
“臣領命。”李靖拱手應諾。
不久,黃忠賢匆匆而來,說道,“世子殿下,吉立、餘慶二位大人到了。”
帝辛臉色驟然轉喜,“快請!”
少許,兩名衣著白袍的青年聯袂而來。
此二人,正是太師聞仲的兩名弟子,吉立與餘慶。
吉立和餘慶乃聞太師隨身弟子,截教四代門人,雖平日裏低調,但無人敢小覷這兩位修法真人。
兩人俱得聞仲真傳,善使雷法,武藝超群,帝乙曾想封二人為總兵,鎮守邊關,但卻被二人婉拒,執意終生侍奉在師尊跟前,已盡人子之孝。
“臣吉立(餘慶)參見世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兩人入了殿堂,齊聲拜道。
“兩位真人快快請起。”帝辛隔空虛扶一下,說道,“來人,賜座、上茶。”
“謝世子殿下。”
帝辛瞧著二人,微微一笑道,“二位一路辛苦了,若不是二位及時趕到,我怕朝歌城難以熬過這個月了。”
“全憑大王運籌帷幄,我等二人不敢貪功。”吉立說道。
“臣入陳塘關時,看到城內兵馬調動頻繁,一片緊張感,港口處隱約有哀氣升騰,不知是發生了何事?”餘慶問道。
帝辛輕歎,道,“昨日監軍楊任出東海接應二位真人時,不幸遭遇水族強者伏擊,壯烈殉國,今早遺體剛剛運抵九河灣。”
“這﹍﹍可我二人走的是陸路,不曾走水路啊。”吉立詫異道。
“是我主張讓楊大夫出東海的,為的就是麻痹東海探子,誤以為我軍賑災物資走的是水路,我原以為出事的那片海域,距離九河灣不遠,東海又逢此慘敗,不會把哨位鋪的那麼靠前,不成想﹍﹍哎。”帝辛臉色沉重,輕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