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鄧九公,率領三山關全體將士,在此恭迎大王聖駕,萬歲,萬歲,萬萬歲!”鄧九公翻身下馬,抱拳沉喝道。
車樓中,帝辛睜開眸子,順著樓梯而下,來到鄧九公麵前,笑容滿麵的攙扶起了他。
“鄧愛卿免禮,諸位將士,你們也都起來吧。”
“謝大王!”三山關將士們齊聲大喝。
入關後,帝辛首先來到軍營,在鄧九公陪同下,檢閱三軍。
“啟稟大王,截止今日,三山關全員三十八萬九千四百二十三人,另有二十七萬六千餘奴隸兵,合計六十五萬餘人,其中戰馬四十九萬匹,戰車三萬零七百輛,弓弩十萬,箭矢千萬,糧草可供百萬人食用十二年……”鄧九公介紹道。
帝辛又去兵庫糧庫視察了一圈,見到軍械嶄新,糧草充盈後,這才臉露一絲讚許的笑容,隨鄧九公來到了三山關總兵府內。
算上帝辛從朝歌帶來的二十萬大軍,帝國此次總兵力,已經高達八十五萬餘人。
再加上攸侯喜帶來的五萬水師,兵力便達到了九十萬人!
另外,算上黃滾、徐蓋等等權貴帶來的家臣私軍,帝國在三山關的兵力,就達到了一百一十五萬餘人。
還有,帝辛已經下令,命遊魂關、青龍關總兵各派遣十五萬精兵悍將,增援三山關,兵力規模便達到了一百四十五萬餘人。
而這,還僅僅是帝國方麵的軍隊。
帝辛已經下詔,號令南方諸侯,派遣軍隊,支持朝廷此次的剿蠻戰爭。
南方有兩百鎮諸侯,其中以南鄂國勢力最為強大,擁有常規軍數十萬,戰時若全國動員,可以征調出百萬規模的大軍,再加上其餘諸侯的兵馬,保守估計,此次剿蠻戰爭,帝國投入的兵力,大概在兩百五十萬到兩百七十萬之間。
兩百萬兵馬!!!
這場戰役不說是空前,也是近三百年來,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
上一次,還是高宗時期,大商千萬鐵騎橫行天下,所過之處,臣服者生,叛逆者亡,煌煌天威,不可阻擋。
若此戰失利,帝辛不敢想象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這,絕對是一場豪賭。
帝辛壓上了國運,壓上了未來大商三十年的國運在賭博!
成了,大商便可以徹底征服南方,將國土擴充到南海地區。
敗了,傷筋動骨,未來三十年別想緩過氣來。
但對於南蠻來說,如果敗了,那麼南蠻這個種族,就會徹底消失在人界版圖中,如三苗,如九黎、如吐火羅,成為曆史過往的雲煙,人們隻能在史書中,對這個族群驚鴻一瞥。
沒人會覺得大商會戰敗。
兩百萬的兵馬,縱使是四大諸侯,縱使是宗教界,都要為之顫栗,更何況被中原朝廷多次打壓、征剿,已經元氣大傷的南蠻族?
要知道,上一次圍攻三山關,南蠻族總共才派出了幾十萬兵馬,還在鄧九公手裏損兵折將。
足以見得,南蠻族雖說依舊強盛,但隻是相對南方諸侯國、部落來說,強大得可怕,可與昔日橫行南方的蠻族相比,已經衰落太多太多了。
此次出征南方,帝辛也不是頭腦一熱做出的決定。
因為在上一世,帝辛就曾率領大軍出關,主動尋戰,差一點就滅亡南蠻,也因為那一場戰役,打的南蠻族徹底四分五裂開來,把大商國土擴充到了江淮等地,某些疆域,已經與南海接壤,若不是西周突然來襲,整個南方,都將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故而,帝辛對於此次的南征,很有自信,他知道南蠻族有多少斤兩,看似強大,實則卻是外強中幹。
…………………………
安排帝辛住下後,鄧九公便往軍營趕去。
聖駕到來,而三山關又是對南蠻戰役的最前線,不容有失啊。
故而,鄧九公從原本一天至少查一次崗,變成了一天至少查三次崗,並讓自己的兒子鄧秀、家臣太鸞,手持他的佩劍和令符,督查三軍,手握先斬後奏之權。
管好三山軍,這就是鄧九公的職責,至於從朝歌來的軍隊,出了事,也與鄧九公沒有任何關係。
去的路上,一道熟悉的聲音,豁然在鄧九公背後響起:“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