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帝乙駕崩,在中原大地上,能勝過西伯侯姬昌的人,著實不多了,壓他一頭的人,或許……也已經不存在了。
唯一可能的,便是端坐在主位上的,不苟言笑的帝子受了。
自帝乙駕崩,帝辛的真實實力,就成了一個謎。
按照常理推測,幾年前他才剛剛突破萬象,如今理應還處於萬象圓滿境,但王室的傳承向來隱晦,誰也不知道帝乙究竟有沒有留下一個後手。
鄂崇禹與帝乙算是同代人,在帝乙尚未登基時,他就已經在南伯侯這個位置上,坐了八年了。
那年,帝乙意氣風發,尚還是壯年,世子之時,修為才剛破萬象,登基之後,修為進展一日千裏,不足三年,便獲得了人界第一高手的美譽。
此番鄂崇禹親自率領兵馬趕赴三山關,一來是支持朝廷南征,二來也是想親自看看,帝辛的修為究竟達到何種地步了。
但可惜的是,鄂崇禹竟看不出帝辛的修為。
要麼,帝辛用法器遮蔽住了法力波動,要麼,前者的境界已經遠超鄂崇禹。
鄂崇禹比較推崇的是第二種。
此番南征,帝辛不惜傾全國之力,號令南方各路諸侯支援朝廷剿蠻戰爭,證明他的底氣很充足。
這種充足,不僅僅是對大商軍事的自信,還有他個人實力上的一種自信。
或許,帝子受的真實境界,已經突破了道胎,許是小成,也許是大成。
有了帝乙這前車之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性。
………………
洪錦精通的是神通法術,對於武功這一塊,雖也有涉獵,但相比浸淫此道數十年的武侯鄂崇禹,卻顯得微不足道了。
四大諸侯中,即使是平日裏沒事擺弄卜筮卦象的姬昌,也是個近戰高手。
中原,以武立國,以武稱雄,四大諸侯又鎮守四大邊疆,僻壤四大蠻夷,自然舉國推崇武力,不似仙家道人,以煉氣為主,養身為輔,故有煉氣士之說。
而蓬萊島,又是出了名的煉氣士之島,在島內修行的,大多都是煉氣修士,而洪錦又是自蓬萊島西渡而來,深得煉氣真傳,對於養身方麵,就略顯遜色一些。
揚長避短,是每個人的天性。
所以見到鄂崇禹三番五次的想要衝來,與他貼身搏鬥,洪錦便快速用土牆阻攔住鄂崇禹的前路,再用其他四行陣圖,熬煉鄂崇禹。
但鄂崇禹乃是老一輩的強者,年少時,曾在蠻人大軍中七進七出,揮舞大刀鐵戟,斬敵酋百餘個,勇冠三軍,凶悍無比。戰鬥經驗無比的豐富。又有諸多法器護身,修為境界也比洪錦稍高一籌,故而,兩人纏鬥半個時辰,也不見勝負。
最終,帝辛開口,命二人停下。
撤去內旗五行符文陣圖,洪錦臉色平靜地對鄂崇禹施了一禮,“侯爺,承讓了。”
鄂崇禹撫著長須,把槍抵在地上,哈哈一笑道,“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要不是你已經揭下招賢榜,入了大王麾下,若換做旁人,本侯真想把你直接搶過來,許高官厚祿,留帳下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