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太鸞之死(1 / 3)

“張將軍!”神龍山口,一人拍馬趕來。

他,正是死裏逃生的太鸞。

張桂芳見到太鸞後,臉龐頓時浮現一抹欣喜,“你還活著!?”

太鸞笑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那夜我殺出了重圍,一路南下,遇見了洪錦將軍,便一直追隨他,一路北上來到了這兒……”

“趙升呢?他人在哪?”張桂芳問道。

太鸞臉上的笑容一滯,他低下頭,神情顯得有些落寞。

“趙升他……戰死了。當我率軍趕回去的時候,隻發現趙升的一截殘肢,腦袋不翼而飛。”

張桂芳一怔,苦澀道,“是我害了他。我……對不起他。”

“當時情況緊急,張將軍若是不撤,我們必定難逃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不能怪將軍你。”太鸞勸慰。

“趙將軍乃是為國捐軀而死,他死的壯烈,也死得其所。”

……

張桂芳並沒有一直沉浸在自責和傷感中,他見多了生離死別,如今戰事仍未結束,他還是一軍的統帥。

統帥,即是天,下麵不知有多少雙眼睛,在看著他。

很快,張桂芳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戰局上,“洪錦將軍此番在何處?”

“爾瑪正在朝治渠山方向北逃,洪錦將軍正在率領部隊追擊。”太鸞說道。

張桂芳取出軍事地圖,攤開在地上,仔細地查閱。

“早在幾天前,洪錦將軍便命令鄂崇禹,率領四十萬南諸侯聯軍,在治渠山一帶設伏,因為洪錦將軍料定,一旦戰事不利,爾瑪必定會經治渠山,進入西南。而治渠山,必定會成為爾瑪以及他麾下數十萬大軍的埋骨之地!”太鸞語氣興奮道。

一戰畢其功於一役,圍殲羌氐數十萬聯軍!

這絕對是一件潑天大功。

功成,洪錦一躍封侯都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張桂芳並沒有像太鸞那樣感到欣喜,反而漸漸皺起眉頭,問道,“爾瑪被譽為古羌國軍神,軍事素養極其出眾,上一次差點團滅晁田和風林率領的幾萬大軍。他善於用計,行事不可捉摸,你說這樣一個人,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嗎?他難道就不會想到,治渠山已經設有伏兵?”

太鸞聽後,驀然一怔,他端詳著地圖,仔細地琢磨,沉吟許久後,說道,“或許……爾瑪已經慌不擇路了?另一個,我剛才來的時候,的確看見爾瑪的帥旗,以及古羌國八大將軍的將旗,都往治渠山方向而逃,這應該不會有錯吧。”

“除了旗幟以外,你可曾發現爾瑪本人?”張桂芳問道。

太鸞搖頭,“那時煙塵滾滾,大軍透漏出的氣勢,又遮蔽了天機,當時我無法窺測。”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假的,有可能是真的,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張桂芳沉聲,用手指,在北方蜀道,畫了個圓圈。

“我覺得,爾瑪會走蜀道!從那裏逃回西南。”張桂芳判斷。

太鸞吃驚,“此地距離蜀道足有萬裏之遙,中間不知要度過多少條大江,翻越多少險峻的山嶺,更重要的是幾十萬大軍的調動,想要瞞天過海,何其的艱難?”

“爾瑪不是別人。另外,你別忘了,這裏是羌人的地盤,他們從小就生活在西南,早就適應了此地各種複雜的環境,論生存能力,遠比我們強大太多。”張桂芳沉聲道,“我們印象中的不可能,若換做是羌人,就會變成可能。”

太鸞略微沉吟,恍然的點了點頭。

“如果說我判斷失誤,爾瑪真的犯下了一個不可彌補的錯誤,真的敗走治渠山的話,那麼一切就萬事大吉。我們就可寫一份奏表,恭賀大王千秋萬代;如果說我判斷準確,也可彌補洪錦將軍的錯誤,牽製住敵軍,等待洪錦將軍率領主力趕來。”張桂芳道。

“張將軍打算北上蜀道?”太鸞問道。

張桂芳點了點頭。

“可你的傷……”

“無礙,都是小問題。”

太鸞微皺眉頭,說道,“張將軍不如先歇息片刻,我先率領三千輕騎去前麵探探情況,等張將軍休整好了以後,在追上我也不遲。說不定等張將軍剛歇息好,我在前方並未發現爾瑪的蹤跡,轉身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