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有許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想要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惜衝朝廷亮刀子。
可隨著三十六路叛軍,猶如摧枯拉朽般,快速地被青龍軍平叛,幾萬顆人頭在朝歌城菜市口上,嘩啦啦的落地。
他們心頭的那股火焰,頓時漸漸地熄滅下來。
冷靜思索的同時,他們也發現,一旦這邊起事,若無關外封國諸侯的支持,對抗朝廷,無疑是以卵擊石。
天下諸侯與大商本為一體。
大商君王,乃是天下共主。
帝辛雖開始推進《吳庸變法》,但改來改去,也隻能改到關內領主們的身上,對於關外封國諸侯,卻是鞭長莫及。
那分布於四周的關隘,猶如一座羊圈,將關內的眾貴族,圈禁在裏頭。若獵人強壯,可盡情手握屠刀,宰羊取毛,若獵人老邁,說不定反倒被羊群碾踏而死。
兔子急了還咬人。
更何論一群外表純白,實則內心黑暗的公羊?
但可惜的是,帝辛這位獵人,不僅年富力強,而且還殺伐果斷,王命一出,有不從者,屠刀即刻揮落,不管是誰,都難逃一死!
以殺止殺,乃為霸者王道!
不會有任何的心慈手軟,
也不會有任何的遲疑猶豫,
順孤者昌,逆孤者亡!
之所以要將那三十六名貴族,不遠千裏的押解到朝歌,進行審判,就是為了宣告天下,敢背叛孤,忤逆孤的人,就是這樣的下場!
“孤給你們的,才是你們的,孤不給你們的,誰敢搶,就休怪孤大開殺戒了!”
……
帝辛三年,八月末。
天下正值盛夏時期。
吳庸變法中,最為重要的食邑法,已經基本落實關內各個地區。
廢分封,立郡縣。
已經是大勢所趨。
雖然期間,各地有小股的叛亂。
但在大商壓倒性的軍力優勢下,那一小股一小股的叛亂,很快就被鎮壓了下來。
凡是參與叛亂的貴族,如那三十六名貴族一樣,統統押解到了朝歌,誅九族,明正典刑!
自五月到八月,菜市口漸漸成為了朝廷砍頭的地方,每天都有囚車押送到這裏來,每天又有成堆的屍體,運送出城,埋入牧野公田中,成為莊稼的肥料。
到了九月初,對關內貴族原有的土地,已經完成了改革。
貴族的土地,統統收為了國有,按照他們本身的爵位,賜予比例相等田畝,食邑抽稅。
今後若能立下戰功,得到君王封賞,便可增加食邑數量,不然,任何貴族都無權兼並或是收購農民的土地。
不過,對於大巫神教,帝辛始終沒有妄動。
雖然近些年,大巫神教消停沉寂了許多,但帝辛卻始終不敢小覷神教在朝野、民間的力量。
真要對神教下刀子,那就真的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再沒有九成勝算的把握下,帝辛決定先把大巫神教晾到一邊。
先把矮個子的肥羊宰掉,然後在慢慢的收拾,這頭混入羊群裏的豺狼……
九月初,清晨的一場早朝,帝辛手扶挎在腰間的人王佩劍,宣布了一項旨意,“寡人欲要北伐!”
此話一出,沒有任何的意外,朝堂再度炸開了鍋。
“大王,兩年前,朝廷剛剛傾舉國之力,完成了對南疆、西南的征伐。雖我朝大勝,但死傷的將士也有數十萬之眾,所耗費的錢糧物資,更是數不勝數,還望大王以民為重,行休養生息之舉!”商容第一個跳出來,旗幟鮮明的反對。
他貴為丞相,乃是百官之首。
當商容話音剛落下,一大批士大夫們,就紛紛引經據典,進行勸阻。
“所謂死傷數十萬,死之後,還有傷字。真正戰死的將士,才不到十萬,餘者皆是受了輕重不同程度的傷勢,大多數人,經過幾年的調養,已經恢複如初,經曆一場傷痛的蛻變,已經成為了老兵,可以在軍中獨當一麵,相比兩年前,我大商的兵員素質,更加強悍,普天之下,更無任何敵手!大統一的南蠻,尚且抵擋不住我朝的兵峰,更何論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的北狄族?”帝辛輕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