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局勢(3 / 3)

他看到的未來,是一片混沌。

卜筮出來的卦象,也不知吉凶。

亂了,

一切都亂了。

亂到連他都把握不準未來的方向。

“狩獵之前,本侯占卜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娓娓道來,這自然是他準備好的一套說辭。

“我國先君太公曾遺留一卦,卦辭顯示: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我與太公相談三日,被其才華謀略深深的折服,本侯便確信,薑太公就是本侯先君太公所說的那位聖人……”

聽著姬昌的話語,閎夭不置可否的淡淡一笑。

也不知信了還是不信。

總之,閎夭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岔開話題,和姬昌談起了國事。

……

遠在千裏的帝辛,自然還不知道薑子牙已經成為了西周國的太師。

當他得知這個消息時,或許北伐戰役早已結束了。

這些年來,帝辛並沒有主動尋找過薑子牙。

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誌不同不相為友。

薑子牙是闡教弟子,而他背靠的乃是截教。

故而,薑子牙不可能會成為帝辛的臣子,隻能成為帝辛的敵人。

要麼趁他羽翼未滿,修為未成殺了他。

要麼就什麼都不做,任由事態發展,讓薑子牙成為西周太師,來日封神大戰,再度決一雌雄。

這樣做的好處是,帝辛對薑子牙很是了解,畢竟有過上一世的交手經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若是能了解對手,知曉其脾性,就首先成功的一半。

但這樣做的壞處時,薑子牙的確是一個能人,不論是治國安邦,還是開疆拓土,都是千年不出的奇才。

不過,按照上一世的發展,薑子牙首先會來到商國求官,在此之前,他對封神之戰的事情,並不知曉,所以才有了入朝歌求官之行。

後來得知闡截兩教,打算在人間決一勝負,爭奪人間信仰後,便毅然辭官,回到了渭水,有了三顧渭水,出山輔佐姬昌之說。

隻不過,曆史卻稍稍發生了一些改變。

姬昌三顧渭水事件,在南極仙翁推動下,足足比上一世提前了近十年。

引子依舊還是那個引子:武吉入城,失手打死武官,被姬昌瞧見,念其孝心,放他回家安頓老母,然後在去官衙投案,回家後老母帶他去見薑尚求教……

曆史雖發生了變化,但一些基本東西,並沒有變得麵目全非。

也算是某種幸事吧。

這樣一來,帝辛憑借“上帝視角”依然掌握著一定的主動權。不至於讓曆史猶如脫韁的野馬,脫離自己的掌握。

帝辛原打算,等到薑子牙如上一世,進京求官時,要殺要放,在做決斷。

在此期間,也算是給他充分的考慮時間。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

等到下一次見到薑子牙時,或許西周和商國已經正式開戰了吧。

……

……

二月中旬。

氣溫已經有所回暖。

但仍然處於隆冬時節。

隻是相比前幾個月那狂風驟雪的鬼天氣,已經好了很多。

然而,北狄人的日子,過的依舊很淒慘。

北狄部落還好,那些依附於北狄的其他草原部落,就更加淒慘了。

部落內的糧食都吃光了,牛羊也吃光了,三狄汗王曾明令禁止,不許宰殺戰馬,但不宰殺怎麼辦?難道眼睜睜的看著族人們活活餓死?

即便三狄汗王答應,會把一些糧食分給其餘部落一些,但畢竟是杯水車薪。

三狄汗王也不知道,商國打算合圍他們多久。

所以,三狄汗王必須優先保證,自己部落的子民,有吃的喝的,至於其他人,能擠出一點,就分一分,實在不行的話,那就愛莫能助了。

而為了防止其餘部落宰馬充饑,在草原眾部落,雲集狼居胥後,三狄汗王就立即下令,將中小部落的戰馬統統上繳,進行統一管理。

有部落酋長暴怒,覺得北狄族是往死裏逼他們。

然而,僅是這麼一道怒言,就被赤野望當場斬殺,喂了禿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