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教仙人不會下場博弈,截教也亦是,未來在人間,必定會爆發一場決定中原霸主歸屬的戰役,但博弈者,隻能是西周和商朝,我教隻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西周,也就是說,這場決定中原霸主歸屬的戰役,隻能打著西周國的旗幟,而非闡教。”薑尚說道。
姬昌眉頭微簇,有些懵懂,他思考少許,似乎也明白了什麼。
代理人戰爭?
也是。
憑闡教和截教的體量,若是親自下場博弈,勢必會爆發席卷六界的,史無前例的戰爭。
把戰爭隻局限於人間,
兩者各自扶持人間一國,打著逐鹿中原的幌子,先讓雙方拚鬥。
一旦發現己方不行了,那就再上本教年輕一代弟子鎮場子。
年輕一代弟子如果還不行,那就上二代弟子。
二代弟子不行,在上一代弟子。
到最後。
才是兩大教主麵對麵博弈的地步。
層次漸進。
把戰役規模,盡量控製在一定範圍內。
有人會說了,為何要這麼麻煩,何不直接讓兩大教主拚個勝負,決定人間的歸屬?
誠然,通天教主的實力要比元始天尊稍強一些。
但也隻是稍強一些。
以二人的修為,哪怕是生死決鬥,固然元始天尊敗的幾率要大一些,但想殺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鴻鈞不讓,哪怕讓兩人放開了打,往死裏打,到最後也隻會是同歸於盡的下場。
生死決鬥,兩人都會死。
人要是死了,再怎麼爭也就沒意義了,到最後隻能便宜了太上老君。
若不生死決鬥,雖然元始天尊會輸多贏少,但也絕不會對通天教主妥協。
故而,讓底下人分出個勝負,等某一方的門人全都死絕了,你在厲害,也不過是孤家寡人一個。
要想重建宗教,恢複昔日的輝煌,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屆時,封神早已結束,眾仙歸位,飛升神界,從此難以再回仙界。
“西周必須要有十年的發展期間,玉虛宮會在西周境內,選擇大批天賦不錯的好苗子,進入玉虛宮學道,十年後,他們也都成人,完全可以獨當一麵,屆時,西周國的國力,會達到一種巔峰。而且,現在也沒到與商國開戰的時機,唯有時機到了,才是西周逐鹿中原的時刻,時機未到,就必須要隱忍。”薑尚說道。
“這麼說,我還需要穩住商王?”姬昌問道。
薑尚頷首道,“商王年輕氣盛,南吞蠻族、西取羌氐、待北克狄族時,天下九州,光他就獨占九分之六七,少年得誌,便會有些忘乎所以,以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侯爺就可在這時廣獻美女財寶,聯絡對商主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他放鬆警惕,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
姬昌撫了撫胡須,這些皆是老成謀國之策,與他所設想的,基本無二。
即便薑尚不來,姬昌也會行這些計策。
對外,高聲讚揚帝辛威武聖明,可勁兒的誇讚。
財寶、美女、金銀,隻要帝辛喜歡,統統送到朝歌。
對內,則繼續施仁政,鼓勵農桑,開墾荒田,磨煉兵馬,待十年二十年後,西周國的國力,達到商國百分之六七十時,就是天崩地裂,震動九州之時!
據渭水天塹,裂土稱王!
隻是因為薑尚的出現,闡教的介入,徹底打亂了姬昌的計劃。
但大體方針並沒有多大的改變。
稱王,還是要稱王。
但姬昌不在再滿足偏安一偶的‘王’
而是要做中原、做九州的王!
……
“侯爺,臣還是不懂,為何你對薑尚如此器重?”說話的人是閎夭,乃姬昌的四大心腹臣子之一。
與南宮適﹑散宜生﹑太顛並列。
姬昌瞧了閎夭一眼,略微沉吟,還是沒有把實情告訴他。
哪怕他是自己最器重的大臣之一。
哪怕他忠誠不二……
但,此事畢竟事關重大。
一旦泄露出一點口風,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連姬昌都算不準。
畢竟,他現在已經和闡教牽扯到了一起,冥冥之中,已經改變了西周國原有的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