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猶豫了很久,但最終還是決定拚一把。
隻因為他那兩個不成器的侄兒,也……叛變了!
方相、方弼,這兩個被權貴譽為明日之星的年輕人,竟然充當了黃飛虎的內應,暗中與黃飛虎通風報信,使得北狄得以精確的掌握了帝辛的行軍動向以及兵馬調動。
最後在三狄汗王攜九龍神火罩殺來前,離開了中軍,原打算前去與黃飛虎彙合,結果半道上,被南逃的魯能發現了蹤跡,扣押了起來。
方相方弼二人,也在三日後問斬的名單上,罪名同樣是誅九族。
當然,像方相方弼這等出身名門的權貴後裔,自然不可能真的誅九族。
凡是和二人存在親戚關係的,有爵位者,罷免爵位,貶為庶民,無爵違者,直接殺之,抄沒全部資產。
方醒作為二人的舅舅,此二人又是方醒親自舉薦的,因為其伯爵的身份,故而可以免除一死。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罷官剝爵是免不了的,或許念及方家也曾為大商立下汗馬功勞,和方家在權貴階層影響力的份上,可以保留一部分資產。
可方家從權貴階級跌落下來的勢頭,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從此淪為一個鄉紳世家,若幹年後,昔日輝煌一時的伯爵方家,徹底淪為曆史,淡忘於人們的記憶中。
雖然帝辛現在並沒有對方醒進行任何的處置,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打算給方醒一個體麵一點的機會,讓他主動請罪。
但方醒卻不想以這樣的結局收場。
無論是之前與帝辛作對,投靠子啟;還是帝辛登基之後,向他表達最為卑微的臣服,其目的,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富貴,自己的爵位。
權力,就是一種迷人的毒藥。
方醒已經對這種東西上癮了,一發不可收拾。
若是此刻失了權勢,方醒寧願去死。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不論前途有多麼凶險和艱難,方醒也要拚命一試,大不了以身死收場。
死亡,對於方醒來說,已經不再那麼可怕。
他就恍若一個賭徒,將一切的老本,都壓在了賭桌上,就想要看一看,
帝辛,
敢不敢跟自己賭!!
“為了律法的公平正義,臣請大王下旨,處斬子啟、子衍!”方醒沉喝道。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不論是飛廉,還是孔宣,都算得上是帝辛絕對的心腹,且都身居高位,一個位列九卿,一個乃是當朝碩果僅存的公爵,權貴集團的第一人。
可即使像這兩位大佬,都不敢提這茬。
你一個失了勢,隻是區區伯爵的方醒,有何膽子引爆這個話題?
方醒周邊的臣子,立馬朝旁邊挪了挪,離他遠遠的,似乎視他為不詳一般。
帝辛愕然的看著方醒,隨即臉龐浮現一抹驚怒之色。
他萬萬沒想到,引爆這個話題的,竟然是方醒這個家夥。
以往,方醒對自己極盡諂媚,雖然之前曾得罪過他,但為了不落人小肚雞腸的話柄,且看方醒對自己也沒什麼威脅,就懶得理會這隻臭蟲。
沒想到這個臭蟲,今個卻長能耐了,竟敢將他的軍?
不過,也好,即使方醒不引爆這個話題,下麵帝辛也會將其引爆。
與其從帝辛口中說出,落人手足相殘的話柄,倒不如借著方醒的口,將此事一勞永逸的解決。
至於方醒為何有這麼大的膽子,將這個話題引爆。
原因無他,
就是因為王太後尚在!
帝辛素來提倡以仁孝之國。
古人雲:百善孝為先。
帝辛一直標榜自己的治國之道,乃是“內聖外王”。
內,具有聖人的才德;對外則施行王道。
一旦王太後出麵,力保子啟、子衍,帝辛大概率會饒恕子啟、子衍一馬,判其終生幽禁。
而王太後素來敢作敢為,極其疼愛自己的子女,肯定不會任由帝辛殺害自己的兩位親哥哥,犯下骨肉相殘的人間慘劇。
這,便是方醒的底氣!
要是這場謀逆首惡是誰,不是黃飛虎,也不是芮吉、鄧昆,絕對非子啟、子衍莫屬!
他們倆人若不能明正典刑,所謂的律法公正,所謂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就是一個笑話!
天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