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這些記名弟子中,有人成功晉升到大羅金仙境,那就一躍會成為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
“就算成不了親傳弟子,若是能成為教主陛下的記名弟子,也是光耀門楣的幸事!先王泉下有知,也足以欣慰了。”聞仲感慨道。
帝辛聞言,不置可否的微微一笑。
因為帝辛知道,他成為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至於為什麼要添加‘考核’這一項,無非就是給一眾門人,和仙界天驕一個交代。
畢竟,考核分為很多種。
天賦、眼緣、悟性等等。
到時候通天教主隨便找一個“此子與我有緣”為借口,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通天教主需要帝辛人王的身份。
帝辛也需要截教的資源,用來修煉。
兩人各取所需,相互利用,誰也不會吃虧。
……
上天一事,帝辛不打算立即動身。
畢竟,此一去,說不準要多長時間。
或許很快就能回來,
或許要三五天,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
人間的事情,帝辛要安排妥當。
幸好南北局勢已經安定,東夷、犬戎,天下八百路諸侯,在大商兵威下,已經漸漸瑟瑟發抖,抱起團來取暖。
大商不找他們麻煩,已經是萬幸。
他們又怎敢興風作浪?
大雪山、西周、大巫神教都已經蟄伏了下來,以待時機。
沒有這三方勢力牽頭,其餘人也沒有膽子,觸怒現今如日中天的大商帝國。
外部的局勢,趨於安穩,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至於內部,經過帝辛一番肅清,老牌貴族早已元氣大傷,徹底被新貴踩在腳下。
沒了黃飛虎、芮吉、鄧昆、方醒這些大權貴,老牌貴族集團,早已如一盤散沙,難以在聚成一體。
另外,子啟、子衍已經自縊而亡。
子期又遠在郝國,先王子嗣,不是死,就是和帝辛是一夥的。
想要在重複子啟、子衍謀逆一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子期背叛帝辛,奪了陳梧兵權,控製西域大將軍府的軍隊,繼而揮師東進。
但想必,真到了那個時候,王太後會立即出麵,下懿旨,號令天下各地兵馬,擒殺謀逆者子期。
畢竟,子期可不是她的孩子,王太後縱然對帝辛再有怨恨,但後者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豈會幫助一個外人,奪了自己兒子的王位?
再有,若真讓子期坐上了王位,那她又該如何自處?
幽禁在後宮算是好的。
說不準,會在某一天,賜她一杯毒酒,或是直接派人處死她,對外宣稱病亡,徹底解決後患。
……
當然,這一切都是帝辛往最壞的打算去想。
子期會背叛自己嗎?
或許不會,也或許……會吧。
畢竟人心隔肚皮。
算起來,倆人也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見麵了……
麵對權力的誘惑,帝辛相信,沒幾個人能忍受住誘惑。
為了王位,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自相殘殺的例子,還少嗎?
“非孤不信任你,而是天底下,最讓人捉摸不透的,便是人心呐……”帝辛低喃。
當日,一封密旨,著天候府修士,秘密派往西域,交到陳梧手中。
隨後,帝辛密召孔宣,前往陽關坐鎮。
殷破敗、殷成秀父子,前往玉門關坐鎮。
子啟、子衍死後,帝辛剝奪了子啟的封國,將宋國拆解,化為兩個郡,並派遣官員入駐。
殷破敗、殷成秀父子,自然班師回朝,留在帝辛帳下聽用。
玉門關和陽關,都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
西,可進河套,繼而進入西域之地。
南,毗鄰西方諸侯國,猶如一把尖利的刀子,插在西周國的上方。
東,則是佳夢關、汜水關等關隘重鎮。
一旦郝國有變,這些關隘,都可以調重兵支援孔宣。
自帝辛登基以後,就將玉門關和陽關從郝國疆域裏分離出來,納入商國的版圖,派駐商國的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