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嘩變鼓掌變搖頭感歎,他從未想過,自己接下的這部電影,會拍的如此出色。幸虧當時沒有拒絕,否則他會後悔一輩子。
3800家北美影院的《盜夢空間》放映廳裏也同樣不平靜。
隻有緊張宏大的配樂聲,看著從夢境中醒來的一幕幕,讓觀眾都搞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做了一場夢。
影評人們感慨萬分,從《源代碼》中嶄露頭角,在《宿醉》中展現出他不拘一格的天賦,直到這部《盜夢空間》重返科幻領域,讓人看到了他再也掩蓋不住的才華。
這部電影其實也是一種思路,屬於這個年輕人的創造力。
導演們在保持可觀性的前提下一點點開導觀眾——觀眾的視野開拓因此能夠接受更多元方式的電影——資本家/導演們敢於拍攝更大膽、更多元的題材——良性循環。
比起好萊塢現在既行的另一種商業電影思路:觀眾愛看什麼就投機拍什麼——觀眾越來越懶越來越接受平庸的電影——濫俗灌水廉價投機堆砌的電影劣幣驅逐良幣——惡性循環。
相去何止萬裏?
直到結束也沒有任何讓人失望的地方,它帶來太多驚喜了!so-cool!so-great!……
“啪啪啪!”放映廳裏的熱烈掌聲已經持續了一分多鍾,觀眾們不管認識不認識,互相大聲稱讚談論著剛才的電影內容,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隻有發生在經典電影的影廳。
觀眾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在鼓掌,這確實是一部很棒很棒的科幻大作,激動人心又意味深長。
這不是一部續集,卻打造得如此精妙,“太棒了!這絕對不是一個有錢就想進電影圈胡亂玩一玩的年輕人,沒有一顆對電影摯愛的心,是拍不出如此優秀的電影的。”
“我想,我已經做好了決定。”
他這麼對自己說。
從開頭到結束,尤其一層層夢境的玄妙揭曉!
有些大製作電影的場麵觀看的時候,的確會感覺很宏大很漂亮,但是還沒有走出電影院就已經忘記;又有一些則會記得很久、很久,時時能回想起來,每次回想起來皆有所感觸,回味當時的震撼和感動。
因為那些場麵是注入情感的場麵,而不是簡單的特效堆積、視線放大,《盜夢空間》無疑做了一次完美典範,情感、畫麵、配樂渾然一體,有熱血有悲傷,直到影片進入演職表的最後一幕。
這讓影片極具藝術性的同時,也極具商業娛樂性、極具視覺享受。
當然……
還有更多的疑問。
觀眾現在肯定滿腹牢騷,想要找個地方傾斜一下。可以預料,明天關於《盜夢空間》的評論一定會達到巔峰。
湯姆-克魯斯夫婦,沒等電影字幕結束,就匆匆離開了電影院。他已經知道了,憑借著自己的《碟中諜》,是無論如何也壓不住這樣一部經典電影崛起的。
李安一家人都在鼓掌,簡直太棒了。
李純忽然道:“爸,我還想再看一遍,晚點再回去,剛才有些地方沒看懂。”
李安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看吧。”
電影首映結束了,但隨之而來一股看得見的盜夢狂潮,似乎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