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耀武(上)(1 / 2)

除去丁口田地,就是完稅完糧的帳簿以及力差記錄,本縣有多少優免階層的記載。越看下去,越覺得這裏的情形古怪,完糧完稅記錄數字都少的可憐,由於人口太少,力差派下去,幾乎人人有役,結局自然就是不了了之。但是在本地縉紳名錄,卻看到了長達幾十頁的貢生名單。名單上的貢生數量怕不超過兩百人,比起縣裏的丁口也不見得少到哪裏去。

大周的貢生是屬於讀書階層的一員,位置大概相當於舉人,比之柳長安這個秀才地位更高,相應也享受製度上的優待,包括納糧服役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優免。在田地上,每人名下都有八十畝田地可以不用交皇糧國稅,另可以免掉兩個成年男性的力差。隻這些貢生名下可以免租的田地,就大概有一萬六千畝。

如果是在文教興盛的通衢大府,兩百貢生還勉強可以接受,但是放眼大周,任意一個縣,怕也很難找出那麼多的貢生來。再結合到平遙的實際,就更有些不合常理。

柳長安指著帳簿道:“平遙縣教官一職,已經懸空很久了,近幾年始終由縣丞兼職,官學的開支雖然有,但是其數字也有限的很。連我們的衙門都是這樣子,更何況是官學。官學這樣子,說本地文教興盛,我是第一個不信的,那這些貢生的來曆多半就是……”

“捐貢。”馮素珍指著帳簿,“這裏寫了,每個監生納粟六十石,二百監生,就是一萬兩千石,看不出這縣城裏有糧食的人還是不少的,可是這筆糧食現在在哪?這份總帳上記錄不詳,隻說用這些糧食來發賑,具體收支過程一塌糊塗,這樣的帳能交代的下去?”

柳長安道:“總帳查不清不要緊,隻要是進入官倉的糧食,收發都有明帳,我們去查官倉的帳就好。我這就去找戴九如,讓他把倉大使叫來,我們當麵問他。”

戴九如辦事的縣丞衙在前衙,與幕廳與三班的班房,組成了一個獨立的空間。走過甬道,望見儀門,左右兩端就是三班六房的衙署。在院落裏,雄霓手上拿著一柄大掃把,正在掃著地上的樹葉,她使掃把也像使棍棒,舞的呼呼帶風,昨晚下雨落下的樹葉樹枝被這掃把趕的到處都是。

一見柳長安,她放下掃把問道:“怎麼?是不是老爺有事找我?”

“沒有,是有事找戴老,誰讓你在這裏掃地?”

“賈班頭。老爺剛才吩咐了,讓我幫著賈班頭做事不許躲懶,賈班頭就安排我來掃地。說是衙門裏人手不夠,隻能大家輪番做粗活。掃完地我還要挑水,做飯。不過沒關係,我不怕,我有的是力氣,這點活累不倒我。”

柳長安搖搖頭,先到戴九如的縣丞衙傳了馮素珍的話,隨即直奔了賈武自己的班房。作為縣衙的班頭,他自己有一間獨立房舍。柳長安走進時,見賈武正和一名衙役對坐下棋,見他來了,兩人隻一點頭,叫了聲柳師爺就沒下文。

柳長安看看棋盤問道:“賈班頭,招工修衙的事,可曾布置下去了?”

賈武的注意力放在棋盤上,頭也沒抬,“讓下麵的兄弟去說了,不過這種事不能急,修房子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既要有力氣,也要有手藝,更重要的是人要可靠。縣衙門不是誰都能來的地方,如果來的人不得用,丟了東西,我們的人就丟大了,所以隻能慢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