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華夏,擺在趙風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擴招。
接了一張價值千萬的訂單,光靠幾個人是做不完的,招人就勢在必行,除非像多寶集團一樣,接到訂單,再外包出去,借殼生產,公司隻要保留跟單、報關、QC等文職人員就行,但趙風的夢想是打造一流的珠寶首飾帝國,自然不會仿效這種做法。
人才,要培養才有歸屬感。
趙風決定把擴招的事在九邦的例會上提出來。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趙風就舉行例會,主要是總結前段時間的工作表現。
這是趙風借鑒後世的經驗,每個星期都抽時間舉行一次例會,有什麼事、有什麼矛盾都可以提出,時間不論長斷,解決問題就行,算是協調工作和關係的方式。
當然,也可以是慶功會。
前麵部分,自然是有關展會的事,由於趙風保密,王成、周小軍他們並不知道九邦拿到千萬級別的大訂單,例會上一說,王成等人別提多高興,再加上趙風和鄧飛帶回給他們的禮物,一個個都笑得合不攏嘴。
說了一會閑話,趙風開始切入正題,幹咳一聲,等眾人靜下後,這才開始說道:“好了,現在我們開始說正事,接到大訂單是好事,但是接到訂單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完成這張訂單,才能把這筆錢收到口袋裏,現在大夥有什麼想法,盡管提。”
拿到訂單,也就是說有機會賺這筆錢,前提是完成交易,福緣倒閉,就是讓人在訂單上做文章,不僅聲譽盡毀,還要麵臨大筆的賠償,最後被迫關門大吉。
周小軍開口道:“風哥,期貨有多長?”
“這批貨主打美國的聖誕節,也就是說,我們最晚也要在聖誕節前完成。”
中西文化差異,華夏重要的節日有元旦、中秋、端午等,而歐美的節日是聖誕節、感恩節、複活節等,西方的聖誕節很隆重,和華夏的元旦差不多,每到這個節日,就是零售界的一次節日狂歡,再吝嗇的人也會掏出錢包為親人朋友置辦聖誕禮物,威爾就是看中這個節日。
“現在是9月18日,尼瑪,不知不覺又到了918,差點忘記罵鬼子了,”周小軍板著手指算道:“這樣一來,我們滿打滿算,也隻有三個月的時間。”
918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從此華夏就陷入戰爭泥潭,無數百姓在戰火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別看周小軍平日沉默寡言,可他是一個憤青。
王成搖搖頭說:“三個月的貨期不短了,12萬多件,也就是說,每個月至少出四萬多件,我們的人手不夠啊,對了,春雨,你算術好,你來算計算計。”
劉春雨管過跟單組,對訂單進度有豐富的經驗。
“這些首飾難度並不大,大多是B級和C級”劉春雨一臉自信地說:“光是我們幾個,每天能做500件左右,加點班抵消休假日,一個月的產量大約是15000件,也就是大約三萬件的量需要消化,風哥,你打量算是請人還是把單子外派?”
“請人,九邦不可能永遠就這點人。”一早就打定主意的趙風毫不猶豫地說。
難得到嘴的肉,趙風不想分出去,再說這是第一單生意,也要保證質量。
那貨落在別人手裏,太子更有機會下手。
鄧飛、楊舒、王成、周小軍、劉春雨加起來是5個人,一天能做500件,接現在的工費來說,每做一件的工費大約有12塊,也就是說,在有工作的時候,他們五個人每天能為自己創大約6000的利潤,算算他們每天工資大約是1300,不誇張地說,就這五個人,隻要有工作的情況下,一個月能為自己賺超過十萬的利潤。
難怪一個個爭著做老板,試想想,幾個人就有這麼多利潤,要是一個公司有幾百人、幾千人,簡直就是賺翻。
不過這是很理想的現象,能有這麼豐厚的利潤,那是這訂單是自己接的,沒有競爭對手、也在談判桌上拿到一個不錯的價格,中間也沒人盤削,如果是雄發轉給自己,能有五六塊就不錯了,因為它的訂單大多也是接別人的,幾重剝削,利潤已經微乎其微。
當然,趙風賺得多,其實付出也不少,像各種稅務、購買社保等,這些都是花銷,就是沒有訂單,像工資、水電、租金這些也得掏錢,要是合作出了問題,也得自個買單,總的來說,隻有才過年盤算清點時,才知道自己賺多少。
“至少要請20到30個人才能滿足所需。”劉春雨算了一下,馬上開口道。
現在是請普通技師,不是請師傅,而普通工人不可能有像鄧飛、王成那樣的速度,考慮到一些突發情況,人數是充足一點好。
請三十人,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大約是八百,首飾廠的工資至少是普通工人的二到三倍,以趙風的性格,隻要好的,普通的不要,算起來一個月大約要增加近十萬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