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知青點兒(2 / 2)

一個星期以後,知青們紛紛“定居”了下來。

十五個知青,兩趟簡易房兒。

九個男知青住前麵的一趟兒房兒,簡易屋裏隔有四個大間兒,一間兒是灶房兒,一間兒是儲物室,兩間大炕屋兒。一鋪大炕睡五個人兒,另一鋪大炕睡四個人兒,自由組合。

六個女知青住後麵的一趟兒房兒,就比較闊綽了!一鋪大炕睡三個人兒,另一鋪大炕也睡三個人兒,當然還是自願組合。

在村支書的大力支持和村民們的辛勤勞動下,東酉家村兒的知青點兒順利“誕生”了!

這些知青們年齡大都在十九、二十郎當歲兒。

下鄉時都帶著滿腔激情,懷抱著“紮根農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偉大領袖號召”的理想信念,個個無私,人人無畏!

因此,他們並沒有為簡陋的住房而沮喪,相反,人人都熱情十足地設計著他們這個共同的家。

看!趁午休時間,他們正在知青點兒與柳溝河之間的空地上夾障子,準備把這塊地圈起來,以後整理好了做知青點兒的菜園子。

夾障子可不像看上去那麼輕巧兒。

夾障子之前,先要把秫秸去掉根係,截成一米多高的秸杆兒,然後分別在知青點兒的屋後牆與柳溝河之間、南障子牆與柳溝河之間,垂直挖兩道淺溝兒,四個角兒要深埋下四根兒結實的粗棍子做樁兒。然後,每隔三五步兒,下一個結實的木棍兒,最後把秫秸杆整齊地埋進土裏,用腳踩實了,再在障子腰兒裏,用兩根秫秸杆兒夾住,拿麻繩兒勒緊。

青島來的小知青兒陸羽與盧仝配合夾障子腰兒,陸羽用手捏緊障子中間的夾杆兒,盧仝負責勒麻繩兒。

盧仝狠狠一勒,陸羽叫起來:“你勒——!”

盧仝一聽,咋的?嫌我勁小了,再使點勁:“嗯——!”

陸羽叫得更大聲了:“勒——!”

盧仝聽了,咋?還不過關,咬著牙根兒再使點勁兒:“嗯——!”

陸羽手把著秫秸原地跳了起來:“——勒著我的手了!”

盧仝一看,自己竟然把陸羽的食指跟秫秸勒到一塊兒去了。

原來陸羽有個小毛病,說話一急就有點兒“結巴”,剛剛被盧仝勒痛了,一急又犯“病”了!

在一邊兒做傳遞工作的楊芳忙跑過來,手腳忙亂地幫陸羽解救出來,一看,他的手指被勒成了“丫丫葫蘆兒”,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張長天還特意爬上河沿兒的柳樹上折了一抱柳枝兒回來,讓姑娘們間隔著插在障子中間,說是:“明年春天,柳條抽了枝發了芽,點綴在障子中間,好賴也算一美景兒”。

知青們深以為然,都嚷嚷著:“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紛紛搶著插柳枝兒。

還有的知青說:“誰插的誰記住——嘍,等以後柳樹成陰,兒女成群時,再把各人的名字刻上去,留作永久紀念!”

……

這話說了不到半年,他們的柳枝障子果然抽枝發芽了,深淺不一的翠色夾雜在黃乎乎的秫秸杆中,粉色、藍色的牽牛花兒點綴其間,連鮮紅的“五星花兒”也爬上了障子,招來了不少頑皮的蝴蝶和勤勞的蜜蜂兒,在知青點的菜園子裏翩翩起舞。

然而,此時的他們已經失去了當年夾障子時的激情,更沒有了欣賞田園風光的浪漫情懷。

那時,他們已深深觸及到了農村的清貧。在體驗過張長天仨人兒的超負荷勞動之後,才發現:現實生活兒是嚴酷的,毫不留情的,無論是心靈還是肉體,在短期內,都還是無法兒令他們適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