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又有知青陸續到來。
為了安置他們,村裏上下一片忙活……
接下來,坐落在“南大灣”南,柳溝河東的“知青點兒”就建成了。
“喬遷”那日,張長天三人也同時離開於陳氏家,一起搬去了新居。
蔡曉的身邊一下子添了五個女知青,因此,她的身邊總有女伴兒陪同。
棒子和豆子前幾天都已鋤過“二遍兒”了,鋤頭也已高高掛起。
打高粱葉子“曬米”①還要等個半月二十日的,掰棒子②還要近一個月,割豆子、出地瓜那就更要晚些了。
此時,地裏的活兒已經略有輕鬆,除了攢糞的壯勞力,其他隊員的午休時間普遍延長了。
連續好幾天,於世富一直都沒有找到單獨和蔡曉接觸的機會。回家又怕麵對妹妹玉蘭那“哀怨”的眼神兒,急得小夥子抓耳撓腮的。
他“下生”以來的,第一次令他“頭痛”的籌謀開始了……
這天中午,於世富在散工回家的人流中,又走近知青們,緊跟其後而行。一不小心,偶然聽到了知青楊芳和“男友”陸羽正在進行的對話……
他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豎起了耳朵,想從中搜索點兒有用的訊息……
“陸羽,中午吃過飯,我們要洗衣。把你換下來的都送到南大灣吧!”楊芳撇著釅釅的“青島腔兒”說。
“好的!你們都誰去?”冥冥中,陸羽好像替於世富問了一句兒。
“我、蔡曉……”楊芳開始板著指頭數說。
“苦心人”,果然“天不負”!
對於世富來說,聽到這兒已經足夠了。
他自動“屏蔽”了楊芳後麵的話,腦子飛快地運轉起來:不行!俺也要叫妹妹去洗衣服,然後,俺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去南大灣見蔡曉了……
秋日的太陽,慷慨地普照著天下的芸芸眾生。
日光大方地灑滿了午後的南大灣,綠色的水麵波光粼粼。灣邊的灌木上鋪曬著五顏六色的床單兒、背麵兒、衣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接近八月,正是拆洗棉衣被褥的好時候了!
趁著農閑,二、三十個婦女正團團圍坐南大灣邊上的水陸交接處,“熱火朝天”地搓洗著各式各樣的東西,她們攪起的漣漪一圈兒一圈兒地向灣中心散去……
旁邊十幾個嬉戲的頑童,在洗衣隊裏不知疲倦地往來穿梭……
躲在一邊兒的於世富竊喜不已:小妹妹還挺機靈的,竟然占住了蔡曉身邊的位置。
他看看天,看看地,左張望,右撒目兒,彳彳亍亍的行到小妹玉蘭和蔡曉之間,先對小妹說:“玉蘭,還沒洗好,咱娘說你拿的衣服太多了,叫俺幫你端回去呢!”
“沒呢——”玉蘭低低地回應著大哥。
世富蹲下來,坐到二人中間的一塊大灰石上。扭頭跟蔡曉打招呼:“蔡曉,你也來洗衣服?”
“是啊!”蔡曉抬頭,掃視了一圈兒:不算孩子,這南大灣上下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兒國。
她疑惑地上下打量了打量於世富:臉不那麼黑了,看樣子,今天是他洗臉的好日子;身上的衣服還沒有生成多少褶子,看來也是剛剛換上的。
東酉家村有一個傳承多年的“陋習”:但凡家裏有女人的,男人就不會自己來洗衣,否則就會招人笑話。
蔡曉 明知故問:“於世富,你也來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