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山東好漢劫皇綱(上)(1 / 2)

《黑土地之戀》的發生地——高密,其城南方向有兩個村子,分別叫“前窩洛”、“後窩洛”。

相傳,早在明朝初年,潘姓三兄弟一家由河南流落至此,見此地的“兩郎山”北接平原,地勢低窪,三麵環嶺,又有四棵天然酸棗大樹森然蔽日。三兄弟認為此即為上天送給他們潘家的生存寶地,隨為此地取名“臥龍”村,並建屋開荒定居下來。

“臥龍”、“臥龍”……,年代久了,沒想到好好的“臥龍”村竟被時人喊成了“窩洛”村。

明萬曆年間,又有王姓大族浩浩蕩蕩遷來此處,在“窩洛”西北又立一村,取名“後窩洛”。因此,之前潘姓三兄弟定居的“窩洛”村,就順理成章地升級為“前窩洛”了。

封建王朝,常有權奸當道,官府上下勾結,官官相護,層層壓迫之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百姓沒有了活路,就會鋌而走險,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者各地都有。

“自古山東多響馬”,後窩洛村的村前即“兩郎山”。有山就有山寇,因此兩郎山雖然不大,野史傳說中也曾有過劫財、劫色甚至“劫皇綱”的事情發生。

“劉小姐兩郎山遭劫色”,這個在前麵的章節中已經提到過了。因此悠人今天要拉呱的話題是“劫皇綱”。

“皇綱”,是指中國古代的朝臣或藩王進獻給當朝皇帝的禮物或貢品,通常是金銀珠寶玉器古玩之類的好東西。

在過去,膽大包天的綠林好漢搶劫臣屬獻給皇帝的物品就叫“劫皇綱”。

“劫皇綱”擱在今天就叫搶劫運鈔車,那可是抓住就得槍斃的大罪。在過去皇帝老兒一言堂的年代就更玄了,一旦落網,淩遲、滅族都是小兒科,弄不好,連你家的祖墳都得給刨光光嘍!

據說,隋朝末年的山東好漢程咬金,就曾經夥同山東的“總瓢把子”——尤俊達成功劫過“皇綱”。

另外,家喻戶曉的《三國演義》,其創造者“湖海散人”羅貫中的師傅——施耐庵,在《水滸傳》中也濃墨重彩有過類似“劫皇綱”情節的精彩描寫。

大師們筆下的故事也許真有此事,不過悠人今天所講的“劫皇綱”卻並無史料依據,純屬道聽途說而來,請列位看官莫要較真,哈哈一笑即可。

話說“兩郎山?”,哦!山東好漢劫皇綱的故事,雖說也發生在清朝,可悠人不確定此時的“兩郎山”,是否已經發生過“劉小姐遇劫”一事,所以,那時人們對它的稱呼也許還隻是一座無名小山。不過,為了故事講述方便,權宜之計,請容悠人先把它呼為“兩郎山”吧!

話說高密的“兩郎山?”自從附近有了人煙,草木也葳蕤繁茂起來。

不知人為還是天然,總之,山頭樹木是愈長愈多,漸漸發展成越來越密的小樹林了。以至於到了後來,其規模不僅可藏汙,可納垢,還可隱蔽強人。

這一年早春,有兩個因魯莽而觸怒上官、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的親兄弟行到此處,頭腦一熱,就商議劫筆“官財”度日。

哥哥小聲說:“兄弟,如其沒錢餓死,咱不如剪徑找條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