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已經4點半了,別人都開始準備晚飯了,他們才吃完中飯。對於醫生來說,也不是什麼新奇的事,臨時加一台手術,或是手術中碰到突發事件而延長手術時間,晚飯推到12點吃這種事也是有的,梁博在實習期間都經曆過,已經也見怪不怪了。
梁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醫生辦公室,範主任也回了自己辦公室,如果沒有安排別的手術,範主任稍作休息就可以準時下班了。梁博想今天是第一天規培,還沒正式管床,也可以正常下班吧。
剛一坐下,進修的醫生就朝梁博走來:“梁醫生,我們明天有兩台手術,今天要談話的,要不這個就你來談,這樣你可以熟悉下,我明天就轉到泌尿外科了。”
“你怎麼是月中轉科啊?”梁博疑惑道。
“沒有,其實我這個月就要到泌尿外科去的,這不我們組上正好缺管床醫生嗎?範主任對我挺好的,所以答應他來幫下忙,正好你來了,我就交給你吧。我在泌尿外科隻待兩個月,再不去,就真學不到什麼東西啦。”進修醫生回答道。
梁博知道的,進修的醫生本來就不負責管床,以往都是由老師的實習研究生來做的,也明白進修醫生是想把事情盡快地推給自己。梁博沒別的辦法,畢竟自己就是範主任的學生,而且現在又是規培醫生,管床本來就是自己的份內事,自然要答應下來。
“好吧。”已經站了一天,拉了一天的鉤,現在手腳還酸痛,梁博無奈應著。
進修醫生給梁博簡單地交代了管床病人的基本情況,特別詳述了馬上需要談話的兩位病人的情況,交代完便把病例留下就走了。
梁博迅速地理順了病人的情況,拿起需要術前談話病人的病例,就去找病人及家屬了,因為不抓緊時間談,晚上很晚才能回家了。
術前談話,是醫生在執行手術操作前,要同病人及家屬談話,談話的內容包括病人的病情、手術的必要性、手術方式及選擇的依據、術中和術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並發症及意外情況等,並及時解答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以便得到病人和家屬的理解和同意,最終簽訂手術知情同意書。
對於梁博來說,術前談話並不陌生,大大小小的手術前的談話經曆了上百次了,可是每次談話梁博內心還是沉重的,特別是碰上癌症病人。作為醫生,梁博是很希望把病人治好,並願早日康複,但是就目前的醫學發達水平來說,癌症還不能徹底治療。即使是手術做得非常成功,也是有惡化或複發的可能。也就是說,現代醫學對疾病所能做的,僅僅是”緩解症狀“而已,這在學醫者看來是醫學常識的事,對大眾來說很難被理解。
今天要術前談話的兩個病人,一個是普通的膽結石手術,這在肝膽外科屬於小手術,手術風險較低,成功率高,恢複也快,所以談話會很輕鬆。另一個會比較麻煩,是膽囊癌患者,病例顯示患者53歲,女,右腹激烈疼痛入院,檢查發現有膽囊腫瘤,被確診為膽囊癌二期。
第一個病人的談話很快就結束了。梁博硬著頭皮開始膽囊癌病人的談話,病人的丈夫和兒子都來了,病人卻沒來。梁博打量了坐在麵前的兩位,病人的丈夫戴著一副眼鏡,看著非常斯文和儒雅,像極了自己小學時的一位數學老師,病人的兒子看起來20多歲,估摸著大學畢業沒多久。梁博問道:“病人要過來一起聽下嗎?”
“梁醫生,不用了。我們還沒告訴她真實情況,就是說膽結石複發,要手術碎石。所以你跟我們說就好了。”病人的丈夫帶著一點沙啞的聲音,聽起來像哭過,卻極力地掩飾自己的情緒。
“哦,那行。”當然這個時候,梁博需要做的隻是配合著病人家屬,“劉醫生之前跟你們說過病情吧,從片子上來看是膽的這裏有個腫瘤,根據目前情況看,惡化的速度會比較快,需要盡快做手術……”
梁博按常規的術前談話流程,先介紹了手術方案,簡要地說明如何切除腫瘤及出現異常時選擇的備用方案。又告知手術風險,如感染、麻醉、出血等情況,並一一作了解釋。因為吻合器對於切口恢複和手術時間有很好的幫助,現在醫院裏也基本默認在手術中使用吻合器,所以梁博並沒有特別提到這一點,。
在梁博說話過程中,病人的丈夫一直點頭回應,兒子在一旁一直低著頭。
“基本情況就是這些,你們看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梁博講完了各類事項。
“我們都是出生在60年代、活在80年代的人,經曆了下崗,受盡了苦頭,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做了點小生意,供兒子上完大學,覺得可以享福的時候,卻查出了這種事。以前查到膽結石的時候我就說去治,可她總是說沒事沒事,也不是很痛,忍忍就過去了,可是沒想到拖著拖著就這麼嚴重了!”病人丈夫心情沉重,很後悔又很無奈,“醫生,你說我老婆要是之前把膽結石治好了就不會得這個病,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