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穀蠡王呼慶停止部隊對晉陽城攻擊,急令右骨都侯柳刀、右大將範毅率部向烏金山南麓突圍,他清楚知道接下來將會麵臨什麼樣的處境。東方軍擅長快速反應,南匈奴上黨蜈蚣嶺戰役就是最直接地證明。小校返回的消息,東方軍魏夢遠部已對南匈奴右路軍形成鐵壁合圍。東方軍第四軍團軍團長李玉鳳率猛將張飛、閆柔、蹋頓,領3萬精兵由大洪山抵進烏金山,實施埋伏;前指徐晃率龐德、於禁將軍各領10000兵馬西線執行圍殲南匈奴右路攻城部隊;畫副總率樂進、張郃、曹仁、蔣欽將軍,領兵50000,北線攔敵退路;夏侯淵率10000人馬東線策應第四軍團;守城的晉陽軍在第四軍團軍師賈詡帶領下,前指副總孫策、陸遜策應,構成南部屏障。真是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右穀蠡王呼慶召集手下將校,商討如何對付鋪天蓋地而來的東方軍。剩下來的這支部隊,約26000人左右。由將軍李代沫、劉慶忠、張孝祥、溫友生各統一軍,每隊5000人,呼慶自領中軍,約6000人。
右穀蠡王呼慶說:“你們是南匈奴帝國的忠誠勇士,我軍自入中原以來,連遭挫折,好在大家不棄不散,忘我精神令本王爺感動。今東方軍四麵包圍,南匈奴騎兵麵臨滅頂之災。我已令右骨都侯柳刀、右大將範毅率部向烏金山南麓突圍,與其坐等待斃,不如撞個魚死網破!”
“王爺,我們誓死追隨您,我匈奴祖先踏破歐亞,經曆大小數百次戰鬥,出生入死,何止在乎這一回!”將軍李代沫說。
“東方軍三麵圍攻加上守城部隊不過13萬,北線畫眉軍擁軍5萬,我南匈奴騎兵對付畫眉軍足足有餘!”將軍溫友生說。
“你的意思是向北突圍?”將軍劉慶忠將目光投向右穀蠡王呼慶:“王爺,我軍避開東、西線東方軍糾纏,出其不意殺向畫眉軍,溫將軍的想法可以一試!”
“往北突圍,末將願為先鋒!”將軍張孝祥說。
“各位將軍,本王與張孝祥將軍為先行,李代沫將軍居左,溫友生將軍居右,劉慶忠將軍斷後,向北急進,馬上出發!”右穀蠡王呼慶果斷地說。
“是!”眾將軍起身,翻身上馬。一會,南匈奴騎兵向北卷去。旌旗晃動,黃沙飛揚,完全不理會正在合圍的東方軍。
畫眉部前鋒曹仁距南匈奴騎兵僅二裏之遙,忽地停下,飛騎報與畫眉:“畫副總,南匈奴企圖向北突圍,南匈奴右穀蠡王呼慶距我先鋒僅二裏之遙。曹將軍請示,首戰如何定奪?”
“告訴曹仁將軍,占領有利地形,部隊就地集結,我後隊急速趕到,阻敵北竄。”畫副總堅定地說。
“是!”傳令兵轉身飛馳而去。
畫眉急催樂進、張郃、蔣欽部快速跟進。眾將軍到達曹仁集結地,南匈奴前鋒距畫眉軍400米,曹仁、蔣欽請戰:“南匈奴騎兵蠻狠,不可糾纏,把握時機,適時進退。”副總指揮畫眉說道。
“我們記住了!”曹仁、蔣欽應聲道。畫眉列陣,靜觀變化。
南匈奴急著突圍,士氣正盛。右穀蠡王呼慶見東方軍阻路,大喝一聲:“來將何人,敢阻本王鐵騎?”
“我乃東方軍畫眉麾下大將軍曹仁,想必將軍便是南匈奴右穀蠡王呼慶羅!”曹仁挺槍直奔呼慶,威風凜凜。
“哦,閣下便是昔日曹操首將,倒有幾份威名,可惜你今日撞見南匈奴右穀蠡王爺,恐怕剩下的時間不多啦,還是乖乖投降吧!”南匈奴右穀蠡王呼慶大言不慚地說。
“看來南匈奴還真養了一批蠢才,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看槍!”曹仁揮舞手中槍,向呼慶上、中、下三路刺來。那呼慶舉刀相迎,叮叮當當濺起一片火花。兩將奮起神威,八蹄騰飛,隻殺得飛沙走石,樹動枝搖。
蔣欽與南匈奴先鋒張孝祥交鋒,八十回合未見高低。蔣欽急中生智,調轉馬頭,策馬狂奔,身後騰起一股風沙。張孝祥好勝,狂追咬住不放。冷不防蔣欽張弓搭箭,射中張孝祥左腿,險些墜下馬來。張孝祥發怒,揚旗發令,南匈奴騎兵如箭離弦,蜂擁而至,鉤鐮槍將蔣欽拉下馬來。東方軍大將樂進、張郃雙至,救下蔣欽,蔣欽身負重傷。
觀戰的東方軍副總畫眉,擺下七星陣,一時陣地上空霧氣騰騰,衝殺的南匈奴騎兵辨不清天南地北,相互衝撞,死傷無數。曹仁大喝一聲,霎時不見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