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軍中心大帳,前線指揮部正在召開戰前會議。前線指揮部總指揮魏夢遠,副總指揮畫眉(作戰),陸遜(協調),孫策(保障),軍師諸葛亮,車騎將軍、東方國太子妃李如玉,太仆太史慈,三品帶刀侍衛楊英,太尉府長吏徐晃,禦史府侍禦史許諸及第一軍團軍團長、虎威將軍李宇軒,第四軍團軍團長李玉鳳參加了會議。
總指揮魏夢遠開門見山:“將軍們,我軍成功地進行了上黨蜈蚣嶺、晉陽向陽山戰役,殲敵近10萬人,斬首南匈奴左路軍副帥左穀蠡王呼中、先鋒右日逐王劉亮,右路軍主帥右穀蠡王呼慶、先鋒張孝祥等9名將軍,徹底擊潰了南匈奴南犯一線主力。蜈蚣嶺、向陽山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我東方軍民的鬥誌。畫眉作為兩次戰役的總指揮,運籌帷幄,打出了我東方國軍威。這裏我特別感謝全體參戰將士的積極配合、英勇殺敵;感謝虎威將軍首戰完勝支持;感謝晉陽軍民頑強抗擊,才有了目前生動有色的戰鬥局麵。我和諸葛軍師曾經擔心的首戰怎麼打,由第一軍團上演的有聲有色的大戲,把我們繃緊的弦徹底地放開了。”
“總指揮說的沒錯,前指剛剛成立,南匈奴就把南犯的時間提前了,是第一軍團虎威將軍和神武謀士替前指解了圍。畫副總、楊英、徐晃將軍的提前介入,為後來戰役成功打下了基礎。孫副總及時調集兵力,保障了鐵壁合圍的正常運行。晉陽軍民十四次打退南匈奴進攻,對保障向陽山戰役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前指軍師諸葛亮說。
“蜈蚣嶺戰役是一種大膽的嚐試,開始我和虎威將軍都沒有把握。畢竟南匈奴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而圍殲南匈奴呼慶殘部,可以說是胸有成竹了。副帥右骨都侯柳刀、右大將範毅成功出逃,暴露了我軍偵察工作的失誤,相反地也減輕了向陽山戰場的壓力,我們成功圍殲呼慶殘部,是眾位將軍努力的結果。南匈奴左路軍主帥劉忻脫鉤,占據天時地利,是我軍目前頭疼的問題。我軍經曆了兩次戰役的勝利,士氣高漲,這是好的一麵,隨之增長的驕傲情緒不得不引起將軍們的注意。”副總指揮畫眉說。
“畫副總的講話道出了我們這次戰前會議的主題,麵對與南匈奴即將決戰的態勢,各位將軍動動腦子,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強悍的南匈奴騎兵?”前線指揮部總指揮魏夢遠說。
“南匈奴經過兩次強烈地打擊,沒有氣餒,呼瓊花正在調兵遣將,這是一個民族潛在的力量,她會把對東方國的仇恨加大加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戰爭不可避免。從兵力上來說,南匈奴現有騎兵20萬,我軍可以達到30萬,但是我軍的整體素質不如南匈奴,這是大家麵前犯愁的一個原因。從部署上看,南匈奴劉忻占據了辛羅穀,也就是說,占據了天時地利;麵對強敵,我泱泱大國豈能屈服。我的意見是,首戰可以使用遊蒼的象兵,100頭戰象具有一定殺傷力,高覽、閆柔將軍各帶8000精兵為副將,我和楊英將軍殿後,這個陣勢應該是可以對付的。”車騎將軍、東方國太子妃李如玉充滿信心地說。
“嗯,這個方案可以考慮,南匈奴沒有見識象陣,太子妃身先士卒,必將給將士們信心和鼓舞。為確保戰陣萬無一失,我提議由第四軍團軍團長李玉鳳、少府畫眉、太仆太史慈將軍壓陣,仍由畫眉副總調度。”軍師諸葛亮堅定地說。
“我讚同和支持太子妃的方案,充分發揮象兵的戰鬥殺傷作用,與南匈奴對壘,就讓南匈奴公主再驚駭一次吧!”三品帶刀侍衛楊英說。
楊英的講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副總孫策站了起來:“我們的楊將軍人小鬼大,她在邊疆保衛戰中所彰顯的智慧與武功,至今令人欽佩。有太子妃和楊將軍壓陣,這個方陣完美無缺。”
“首先是太子妃身先士卒的精神令我感動,我軍在連勝兩局的情況下,總指揮不驕不躁,分析利弊,部署未來,使我軍利於不敗之地。這首戰提出的策略我完全同意。接下來還有很多硬仗要打,沒有參加首戰的將軍不要心急,仗是有得打的,我們要幫助總指揮拿策略、拿主意,當好智囊團。”陸遜望了一眼大家,繼續說:“呼瓊花曾習過北鬥陣,她的那一幫侍女,都是武功強手,說不定這第二陣就是由她親自布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