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回 欽差團話說成都 審軍師引瞻蜀錦(1 / 3)

“現在我們所處成都,有誰知道它的來曆嗎?”酒醉飯飽之後,眾人在懷春樓茶室稍作休息,右丞相雲中龍挑起了話題。

“這個嘛,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六品校尉劉茜說。

“妹妹,你怎麼知道的?”六品校尉劉玲問。劉茜俏皮地一指,原來懷春樓辟了一塊園地,叫‘愛我成都’,那上麵載著成都變遷史。

“看來茜兒用功了。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曆,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曆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右丞相、車騎將軍雲中龍說。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吞並蜀國、巴國。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龜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公元前106年。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天下為十三州,置益州。王莽改益州為庸部,蜀郡為導江,治臨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又改益州為司隸,蜀郡為成都尹。東漢時仍為蜀郡。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從原廣漢郡雒縣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漢代成都是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中國茶文化的誕生地。”禦史丞魯肅說。

“咱們飯也吃了,茶葉喝了,去看看成都的蜀錦,怎麼樣?”右丞相、車騎將軍雲中龍提議說。

“好哇,蜀錦又稱蜀江錦,是指起源於戰國時期四川成都所出產的錦類絲織品,大多以經線彩色起彩,彩條添花,經緯起花,先彩條後錦群,方形、條形、幾何骨架添花,對稱紋樣,四方連續,色調鮮豔,對比性強,是一種具有漢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的多彩織錦。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禦史丞魯肅說。

“走吧,咱們或許又有新的收獲。”右丞相、車騎將軍雲中龍說。下得懷春樓,迎麵走來一夥人,領頭的十分熟悉,那不是第八軍團軍師審配麼?審配也發現了雲中龍:“老臣叩見右丞相!”

“審軍師請起,你們這是?”右丞相、車騎將軍雲中龍說。

“審配見過魯禦史丞!見過各位大人!”第八軍團軍師審配說。“我呢,送幾位朋友去錦江,不巧遇見幾位大人?怎麼沒聽說你們來成都的消息?”

“是這樣,欽差使團奉皇上聖旨,到全國個軍團督促貫徹襄陽會議情況,我們一改過去作風,不驚動官府,深入民間,接觸百姓,了解各地民俗民風。我們剛從第六軍團江陵過來,到成都今天是第二天。”右丞相、車騎將軍雲中龍說。

“原來是這樣,既然到了第八軍團首府,我們就要盡地主之誼。雲丞相一行準備上哪兒去,審配前麵帶路。”第八軍團軍師審配說。

“審軍師不還有朋友嗎?我們自由走走,不礙事的!”禦史丞魯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