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聽了,驚訝問道:“皇上,你知道,臣的雲飛一家,現在都在山西任上,並不在京城,老臣的那個大孫女也是。上次老臣六十歲壽辰,他們一家都沒有時間回京。已經兩年了,連老臣都沒有見過這個大孫女。不瞞皇上,前幾天也有一個年輕人來老臣府上求親,說想定老臣的大孫女,老臣也沒有答應。皇上,臣是這樣想的,雲飛一家都不在京城,我那大孫女已經十五歲。若是我家雲飛在山西答應了別人怎麼辦?就是雲飛夫妻沒有給老臣這個大孫女定親,誰又能保證老臣的大孫女沒有意中人呢?現在京城的年輕人,有幾個不是定親前都見過麵才定親的?若是老臣先答應,到時若有波折,豈不尷尬?”
李梧聽了,點頭道:“張相說得有,剛才朕是開玩笑罷了。不過張相,確實有人說要求娶你府上雲飛將軍的大姑娘,還向朕求賜婚旨意,朕沒有答應,所以讓張相來商議這事情。”
張巡看著李梧道:“不知道皇上說的是哪家的公子?皇上可能不知道,老臣這個大孫女,從小跟著他父親學武,又一直在山西任上,雲飛還讓她去民間拜師學過武藝。在老臣的雲飛眼中,可是一直把這個女兒當男兒教養的。聽說在山西任上,這兩年還常帶她進出軍營,老臣的這個孫女也都是行武軍裝。兩年前老臣這個孫女回京城住過一陣子,曾經留下話說,她平生最敬重我朝開國之初的平陽公主,在家能為父母分憂,在外可以為國效力。說一個好男兒,若不學武為國盡忠建功立業,枉為男兒!”
李梧聽了,心生敬意道:“這麼說張相這個大孫女乃一個巾幗英雄了,實在可敬!那不知道張相和雲飛將軍想給她尋什麼樣的夫婿?”
張巡聽了,忙回稟道:“皇上,就因為臣這個孫女這樣的男兒性子,所以她的婚事,可能不單老臣做不了主,就是雲飛他們夫妻,隻怕也做不了主。老臣這個大孫女常說,她以後要嫁人,首先就要那人在武藝上勝過她,否則她情願一輩子不嫁!而且這還隻是其中一點。老臣的大孫女說,要是見了對方就覺得沒有一絲好感,這樣的人也不嫁。所以前些天,曾經有個很不錯的年輕人上門求親,老臣也隻能這麼說,一切要等我那個孫女回來再說!”
李梧聽了,喜道:“張相,你知道嗎,朕這次要給你大孫女作媒的人,正是一個來京城要參加武舉的習武軍將,也就是郭國舅的公子,朕的表弟郭慶雲!張相可聽過?”
張巡聽了,心裏頓時明白,忙道:“皇上,老臣剛才說了,這樣的事情,老臣實在不敢作主。雖然雲飛的女兒是老臣的孫女,但畢竟隔了一代,若是老臣自己的女兒,老臣現在就可以答複皇上。皇上,臣也不妨告訴皇上,前些天來老臣府上求親的年輕人,也是一個要參加今年武舉的人,這個人是康王的結義兄弟,也是康王爺帶他來老臣府上求親的。老臣隻好實話實說,那個年輕人聽了老臣說的理由,還讓老臣放心,說這次若沒有取得武舉前列的功名,他決不會再來求親!”
李梧聽了,讚道:“這麼說,那個來你府上求親的年輕人也很不錯了,這麼有誌氣!張相,你說的話都在理。朕現在告訴張相,今天太後特意告知朕這件事情,又說國舅也就這麼一個兒子,還隨國舅在範陽軍營曆練三年。朕雖然不很了解這個表弟,但是,朕知道這個表弟長相是不差的,武藝也是,除了國舅從小的教導,還有武師教練。眼下朕這個表弟已經十八歲,正是定親娶親的年紀。朕也想過,論家世門第,你們兩個府上也相當,而雲飛將軍和國舅同為一方節度使,若能成為親家,豈不是京城一大佳話?”
張巡忙道:“皇上說的自然有理。可是,老臣剛才說的也都是實話。後輩子女的親事,不僅關係兩個年輕人一輩子的幸福,也關係兩個大家庭的喜樂。老臣希望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