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撲朔迷離(1 / 2)

李梧道:“說到我們皇室相聚,康王弟,你知道嗎?過幾天吐蕃使者會到達京城,說是有不少貢品送給我們天朝,朕準備十三宴請我們皇室宗親,十四日請我們兄弟一起陪吐蕃使者,到時朕讓李總管和王總管在皇宮好好準備,免得讓那吐蕃使者小看我們天朝大國。”

李霆忙問道:“皇上,莫非吐蕃有重要的人來這長安城?”

李梧道:“今天一早,朕這裏有他們派飛馬送來的信件,說他們是由吐蕃二王子和他們大將軍的兒子一起來的,一是來進貢,二是來看看我們長安城中秋節的花燈。朕剛才朝堂上已經吩咐下去,長安街的大街小巷,這次中秋節,要好好準備一下,讓那些吐蕃使者好好開眼界!”

李霆忙問道:“皇上,說到吐蕃,臣弟在漠北時聽張雲召將軍說,去年突厥送一個公主去吐蕃,也不知道吐蕃給他們突厥什麼承諾。”

李梧忙問道:“莫非突厥在漠北不懷好意?”

李霆道:“臣弟去這幾個月倒似乎很安穩。但是聽張雲召將軍說,那些突厥人常有人到我們天朝邊塞,搶奪牧民的牛羊財物。”

李梧道:“這事張將軍上奏過,看來突厥人對我們天朝還是有些虎視眈眈,上次增補到漠北的那些將軍還不錯吧?”

李霆點頭道:“這些將領很年輕,漠北現在正需要這樣的良將。皇上,這吐蕃每年都有使者來長安進貢吧?”

李梧道:“還是我們父皇在時他們來過,應當有七八年了,這些年隻來過國書。正因為這樣,朕讓張相和一些重臣,已經商議好接見他們的諸多事宜。”

李霆道:“皇上,臣弟剛才說了,突厥去年突然送公主去吐蕃,隻怕不是好心。所以臣弟在漠北時,建議張將軍定要重守隴西一帶,以防突厥人和吐蕃連成一片。”

李梧聽了,忙轉身去看殿中掛的一副地圖,問李霆道:“康王弟,你說說你和雲召將軍在漠北哪些地方,突厥人主要從哪裏進入吐蕃境內?”

李霆手指地圖道:“皇上,你看,這就是隴西,自從幾十年前那場兵亂之後,我們已經失去了隴西一大塊地域。眼下我們天朝也無力收回那些地方,不過,若是能有重兵良將守住河西走廊,想那吐蕃也不敢輕舉妄動。”

李梧歎道:“想高祖起兵建國,曾經名揚天下,四海臣服。現在雖然我們還保住三分二的國土,可是朕也知道,邊關處處有危機,就是這皇宮裏麵,朕也知道,還有很多你我都不知道的隱患。不是朕不想整治,就是怕一招不慎,引起大亂,到時朕就是以身殉國,隻怕也無臉見列祖列宗!”

李霆道:“皇上,你也別憂心,現在我們都還年輕,隻要我們兄弟連心,選賢舉能,定會有所改變的。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皇兄行動過激,被那些有野心的人謀害。如今我們兄弟都已經長大成人,隻要有時機,定可以還天下一個太平。”

李梧看了看李霆,若有所思道:“康王弟,也許朕該學學你,等有那麼一天,朕定好好整治宮裏宮外一番。”

李霆點點頭道:“皇上會這樣想就好。想我們從小在皇宮,宮裏上下幾千人,別人知道我們容易,我們知道別人難,希望皇上多多保重。皇上放心,隻好臣弟在漠北,定保漠北一片安寧。”

李梧道:“可是康王弟現在還沒有成親,朕心裏不安。康王弟,你也該成親了,再不成親,別人還以為朕這個皇兄不管你呢。”

李霆道:“皇上,你對臣弟的關心,臣弟知道。臣弟可以承諾,不管有沒有成親,隻要漠北有戰事,臣弟第一個奔去那裏。若那裏不安寧,臣弟帶上家眷一起過去。”

李梧拍了拍李霆的肩膀,歎道:“有康王弟這話,朕還有不放心的。原先大家都說康王弟腦袋不好使,看來腦袋最清醒的,隻有康王弟你一個!”

李霆忙道:“不,皇上,不是臣弟腦袋變得好使了,是因為想到皇宮裏外,還隱藏著隨時傷我們這些李家皇室的事情,臣弟心裏難安。若是皇宮是一個安寧的地方,皇嫂和太子肯定不會有這些舉措。”

李梧道:“是朕這個皇帝無能,堂堂天子,卻拿不出最好的法子整治一切。”